帳號:guest(44.201.59.2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家緯
作者(外文):Chia-Wei Lin
論文名稱:派遣產業之商業倫理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f Business Ethics for Dispatched Agencies
指導教授:葉保強
指導教授(外文):Po-Keung Ip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號:96120401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商業倫理派遣員工要派企業派遣機構勞動派遣涉利者理論整合社會契約理論
外文關鍵詞: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 TheoryStakeholder TheoryBusiness EthicsDispatched WorkerUser AgencyDispatched AgencyDispatched Work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派遣是一種非典型的聘僱關係,在台灣運行了好幾年,是企業為了彈性使用人力與降低人事成本所發展而來的一種雇員模式。在最近會受到大眾的關注是從2008年九月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事件,它影響到台灣整體經濟的發展導致大量派遣員工遭裁員,勞動派遣的相關問題才更加的突顯出來。派遣產業它是一種關於派遣機構、要派企業、派遣員工三方的特殊勞資關係,在這其中,引發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倫理道德層面與法律層面的議題。在法律層面上認為,法律無法有效的規範派遣產業的作為,因為法律缺乏時效性,使得無明確的法律規範條文,企業難有遵循的方向;在倫理層面上,商業的利益與產業本身缺乏對倫理的觀點,長期忽視勞工權益。因此,派遣產業如果要永續運作的話,需要有更好的派遣規範。派遣的勞資關係可以被歸類為商業倫理的一部分,因為它聯繫著企業運作與經營時的員工關係,探討企業對待員工這類的議題,以商業倫理學為進路作為研究方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從商業倫理學的觀點來建構出派遣產業的倫理規範,解決包括:(1)派遣不穩定性;(2)雇主責任模糊;(3)薪資結構;(4)差別待遇;(5)濫用勞動等五項主要議題,從企業社會責任一直探討到企業相關涉利者,最後並應用整合社會契約理論結合全球與在地規範,期待能夠為派遣業提供具倫理原則的規範建議。
Dispatched work is an 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running for several years in Taiwan, is the flexible use of human resource an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reduce personnel costs by model developed from employees. “Dispatched industry”, it is about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spatched agency, user agency, and dispatched worker. In this one, raises some interesting moral and legal aspects of ethical issues. The legal level, which the law can not effectively regulate dispatched indust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imeliness of the law, no clear legal provisions difficult to follow the direction of enterprise; The ethical level,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the dispatched industry itself the lack of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erefore, the dispatched industry so if want sustainable operations, need for better dispatch norms.
Dispatched work’s labor relations could be classified as part of business ethics, because it is linked with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staff, I will use the business ethics theory in this paper, expect to resolve include: (1) dispatched work instability; (2) employer’s liability fuzzy; (3) salary structure; (4) differential treatment; (5) abuse of labor, Five key issues. From the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to business related stakeholder. Finally, application the integration social contract theory with the global and local norms, look forward to providing for the dispatched industry of proposals with the norms of ethical principles.
目錄 V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進路與各章概述 9
第二章 派遣概述及其倫理探究 12
第一節 派遣之概念 12
一 非典型僱用 12
二 派遣的定義 13
三 派遣的特徵 15
第二節 勞動派遣之發展背景 18
一 台灣派遣發展背景 18
二 各國間派遣發展之觀點 20
第三節 勞動派遣之倫理探究 25
一 派遣契約不穩定性 25
二 雇主責任不明確 28
三派遣業薪資仲介結構 31
四派遣業差別待遇之問題 33
五 派遣勞動的濫用 36
第三章派遣個案及其倫理面 39
第一節 國立台灣美術館個案陳述與倫理分析 39
一 個案陳述 39
二 個案之基本倫理 41
第二節 國立體大清潔工個案陳述與倫理分析 45
一 個案陳述 45
二 個案之基本倫理 47
第三節 奇美簡訊裁員個案陳述與倫理分析 51
一 個案陳述 51
二 個案之基本倫理 53
第四節 案例涉利者初探 56
第四章 商業倫理理論 58
第一節 企業與倫理 58
一 何謂企業倫理 58
二 單薄企業社會責任論 60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 63
一 企業社會責任論 63
二 涉利者商業倫理 66
第三節 案例涉利者分析及應用 71
一 國美館涉利者分析 71
二 國立體大涉利者分析 74
三 奇美個案涉利者分析 75
第五章整合社會契約論 78
第一節社會契約論 78
一何謂社會契約 78
二 商業中的社會契約 80
第二節 整合社會契約論 83
一 整合社會契約論的提出 83
二 整合社會契約論之核心概念 84
三 整合社會契約論的重要性 89
第三節 評估整合社會契約理論 92
一 自我評估 92
二 超級規範的人權展示 93
第六章 派遣產業之ISCT 規範 96
第一節人權超級規範之建立 96
一世界人權宣言的觀點 96
二 工作權的論述 100
第二節全球與在地勞動派遣之規範 103
一國際勞動派遣之規範 103
二台灣勞動派遣之規範 106
第三節 勞動派遣倫理之整合規範建構 109
第四節 運用整合契約規範回應派遣問題 118
一 不穩定性之回應 118
二 雇主責任之回應 119
三 薪資仲介結構之回應 121
四 差別待遇之回應 122
五 派遣勞動濫用之回應 123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30
附錄 135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按照筆劃排列)
1.成之約、高翠霜、陳正良、藍科正(譯),Bamber、Lansbury、Wailes、李誠、趙曙明(編),2007,《國際與比較勞雇關係》,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2.李誠、辛炳隆、成之約、吳若萱、林素貞,2000,《勞動市場彈性化及非典型僱用》,台北:行政院勞委會編印。
3.李明(譯),Joel Bakan(著),2004。《企業的性格與命運》,台北:大塊文化出版社。
4.林更盛,2009,勞動法案例研究(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5.林火旺,2009,《基本倫理學》,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
6.邱駿彥、焦興鎧、劉志鵬、王松柏、劉士豪等人(合著),2005,《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社。
7.邱祈豪,2003,《台灣勞動派遣法制化之研究--由日本勞動派遣法制度及政策之歷史發展考察》,台北:致良出版社。
8.高希均(審訂)、林宜諄(編著),2008,《企業社會責任》,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9.孫震,2004,《理當如此--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10.黃越欽,2004,《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社。
11.黃藿(總校閱),郭實渝、但昭偉、蘇永明、林逢祺、林建福(譯),Robert Paul Wolff(著),2002,《哲學概論》,台北:學富文化出版社。
12.黃程貫、劉士豪、陳建文、林佳和,2009,《我國實施勞動契約法制影響評估研究》,行政院勞委會編印。
13.陳宗韓、陳振盛、劉振仁、鄭錦宏,2006,《倫理學的理論與應用》,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社。
14.葉保強,2002,《建構企業的社會契約》,中和:鵝湖出版社。
15.葉保強,2008,《企業倫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16.趙敦華,2002,《西方哲學簡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17.楊通軒,2010,《個別勞工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18.楊雅婷(譯),Janusz Symonides(著),《人權的概念與標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19.廖金春,2009,《案例思判與應用倫理》,台北:馥林文化出版社。
20.蔡蒔菁,2007,《商業倫理—概念與應用》,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社。
21.簡建忠、黃良志、楊通軒、馬財專,2007,《各國非典型勞動政策形成及運作機制之比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英文書目 (按照字母排列)
1.Arrow, Kenneth, 1973,“Socal Responsibil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Public Policy XXI.
2.Belous, R. S. 1989. How Human Resources Systems Adjust to the Shift toward Contingent Workers. Monthly Labor Review.
3.Carroll, Archie B. 2008, Business and Society: 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 7rd Edition, 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co.
4.Connolly, M. 2002 “what is CSR?”CSR Wire, http://www.csrwire/page.cgi/intro.html.
5.Coase, R. H.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6.Davis, K. & R. L. bloomstrom, 1975, Business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Responsibility, 3rd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7.Donaldson, Thomas & Thomas w. Dunfee, 1999, Ties That Bind:A Social Contracts Approach to Business Ethic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8.Freeman, R. Edward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Pitman.
9.Goodpaster, Kenneth E. 1991, “Business Ethics and Stakeholder Analysis”, in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1, pp.53-57.
10.Kalleberg, A. L. 2000.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 Part-time, 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1.Milton Friedman, 1970,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September 13.
12.McGuire, J. W. 1963, Business and Socie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Modic, Stanley J, "Movers and Shakers", Industry Week, January 18, 1988, pp.47ff.
14.Paluszek, J. L. 1976, Business and Society: 1976-2000, New York: AMACOM.
15.Polivka, A. E. & Nardone, T. 1989.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tingent Work”. Monthly Labor Review.
論文期刊 (按照筆劃排列)
1.李元隆,2000,《台灣人才派遣業現況之研究--以日本人才派遣業為比較基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林漪楓,2005,《勞資關係的倫理探討--以商業倫理學為進路》,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林芊貝,2006,《台灣人力仲介行業的商業倫理之探討--以外籍勞工、外籍新娘、外籍看護工為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基豐,2003,《勞動派遣相關法律問題及在我國勞動法制適用上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5.林政諭,2008,(日本勞動派遣現況),刊於《台灣勞工》第13期。
6.周美瑩,2010,《勞動派遣法規範之研究—以醫護人員勞動派遣為中心》,台中: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7.邱祈豪,2006,(派遣勞動之我見),刊於《台灣勞工》第04期,頁10-18。
8.翁玉珍,2000,《派遣勞動對派遣員工的功能評估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9.高珮萱,2009,《員工對派遣工作的認知與其職業生涯發展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徐嘉蔚,2009,《勞動市場彈性安全—荷蘭及丹麥經驗之省思》,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孫茄綾,2001,(人力派遣的利基),刊於《管理雜誌-人力資源》第320期。
12.許妙穗,2001,《我國人力派遣制度安排之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黃偉誠,2006,《我國勞動派遣法制定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14.黃仕儀,2001,《論我國派遣勞動法制化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15.張雅婷,2007,《派遣員工組織公民行為決定因素的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16.張淑惠,2006,《勞動派遣中要派企業與派遣機構人力資源管理關聯性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蔡志杰,2009,《另一種零細與破碎:台灣公務機關的集體勞動關係概述》,刊於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
18.鄭津津,1999,(派遣勞動之法律關係與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刊於《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02期,頁237-256。
19.簡建忠,1999,(台灣派遣勞工對派遣工作看法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第09期,頁102。
網站資料
1.104人力銀行:http://www.104temp.com.tw/bank/bank_index.jsp
2.中央社新聞網: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00039886/
3.中國時報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有關派遣新聞案例。
4.公視新聞:http://www.shadowgov.tw/32420_1.htm
5.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有關派遣新聞案例。
6.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7.行政院勞委會網站:http://www.cla.gov.tw/
8.香港樂施會網站:http://www.oxfam.org.hk/tc/default.aspx
9.國際勞工組織ILO: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
10.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 派遣案例相關報導
11.聯合國網站:http://www.un.org/
論文全文檔清單如下︰
1.電子全文(1023.703K)
(電子全文 已開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