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10.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董靜宜
作者(外文):Ching-Yi Tung
論文名稱:《雜阿含經》無常法門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Impermanence Teaching in Samyutagama
指導教授:朱建民
指導教授(外文):Jimmy Ju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號:93124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解脫生死輪廻厭離涅槃現法安樂住五受陰無常法門
外文關鍵詞:udveganirvanaexperiencing the joy and tranquil in the presentliberation from samsarafive aggregatesimpermanence teachingsuffer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
  • 收藏收藏:0
本文的討論重心是相關於無常法門的運作及其成效的檢驗,而在進入核心的主題之前必須先釐清無常的義涵,辨別有關無常正確的與錯誤的觀點,界定無常在《雜阿含經》中的地位,並且推論無常法門成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在諸苦當中,無常之苦是一切眾生普遍皆有而且最為深刻的苦迫。我們應該如實地知道苦的相狀,觀察苦的成因,而不只是沈溺於感受痛苦當中。依據《雜阿含經》的無常法門,我們有能力超越無常對於我們的束縛,所依靠的力量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法門觀照與心性的厭離。就無常法門的運作來說,無常法門主要的觀察對象是針對眾生的五受陰而做分析,而厭離心的發起則是以對治心性上的貪愛而言。
檢視無常法門的作用可以列舉出兩個部分的論述:一,導向生死輪廻的解脫,細分無常法門所談的「解脫」之要點,就是引領眾生由苦惱走向苦的止息,由世間走向出世間,由生死走向不生不死。二,現法安樂住,亦即不以《雜阿含經》的立論系統來看,如果不能接受生死輪廻者,一個人應當接受無常法門所帶來的利益,其理由在於開發法門修行的真實功德,藉由精進不放逸地用功修行,能在每一個當下清淨地安穩樂住。
當然,《雜阿含經》的無常法門並不可能解決世間所有的苦,無常法門的效力範圍是針對調伏心性上的苦惱而言,法門修行的重點也在於心性上的轉換與淨化,由此,我們終將檢證了「無常法門如何可能」的問題。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process and effect of Impermanence Teaching(anitya dharma-paryaya). Before getting into the core of the subject, we will clarify the definition of impermanence, then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orrect and incorrect views of impermanence, thereafter identify the position of Impermanence Teaching in Samyutagama, thus confirm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Impermanence Teaching.
Among all sufferings (duhkha), the suffering caused by impermanence is common for all sentient beings and is most tormenting.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reality of suffering as it is, observe its origins, and do not dwell in the feeling of suffering. According to Samyutagama, we are able to set ourselves free from the binding of suffering. This ability comes from two elements, namely observing ,or analytical meditation and udvega(i.e. to be fed up with the worldly lifestyle). As for the process of Impermanence Teaching, it is mainly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five aggregates(skandhas) of sentient beings; whereas the arising of nirvana is to deal with the desires arises in the mind.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Impermanence Teaching, two issues will be discussed. (1)Liberation from the samsara. Understanding more details about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liberation in Impermanence Teaching will lead sentient beings away from suffering and towards cessation of suffering, transcend the mundane world towards supramundane world, and transmigrate from life and death towards neither life nor death(i.e. nirvana). (2)Experiencing the joy and tranquility in the present moment. If someone does not accept the doctrine of samsara, without using the Samyutagama’s reasoning method, he could still enjoy the benefits of Impermanence Teaching, i.e. the absolute calm and tranquil, only if he could practice diligently.
By means of the Samyutagama’s Impermanence Teaching alone, it could not resolve all the worldly suffering. Its effects are solely on counteracting the suffering with mental origin, its method is mainly to change and purify the mind. Thus we will finally examine the question “how could the Impermanence Teaching be possible?”
第一章 導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6
第三節 學術研究成果回顧8
第四節 研究步驟11
第二章 由「無常」到「無常法門」的成立12
第一節 無常的義涵、對錯及其經中的地位12
壹、無常的義涵12
貳、辨明有關無常正確與錯誤的觀點15
參、無常在《雜阿含經》中的地位19
第二節 以「無常故苦」推論出無常法門的成立24
壹、無常法門的義涵24
貳、無常法門的成立緣由25
第三章 無常法門的運作過程38
第一節 如實了知五受陰的實然狀態38
壹、眾生對於五受陰普遍所抱持的態度38
貳、五受陰的實然狀態43
第二節 三種無常法門的運作方式44
壹、最狹義的無常法門:只觀察無常之法 45
貳、觀察無常、苦、空、非我47
參、借助其它的方法以斷除無常之苦54
第三節 發起厭離心58
壹、對於生老病死的厭離60
貳、對於五受陰的厭離62
第四章 檢視無常法門的作用73
第一節 解脫生死輪廻73
第二節 開發真實功德87
第五章 結 論98
引用書目104
一、原典資料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No.1。
宋.施護等譯,《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大正藏》冊1,No.8。
宋.施護譯,《大集法門經》,《大正藏》冊1,No.12。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No.99。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No.100。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冊2,No.125。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大正藏》冊3,No.190。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6、冊7,No.220。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藏》冊12,No.389。
唐.義淨譯,《佛說無常經》,《大正藏》冊17,No.801。
失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大正藏》冊23,No.1440。
道安,《四阿鋡暮抄解.序》《大正藏》冊25,No.1505。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No.1509。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No.1579。
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冊31,No.1602。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正藏》冊54,No.2128。
二、中文參考書目
印順,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
印順,1992,《佛法概論》,台北:正聞,修訂二版。
印順,1994,《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修訂版。
印順,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正聞,二版。
印順,2000,《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新版一刷。
印順,2000,《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新版。
印順,2000,《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
印順,2000,《藥師經講記》,台北:正聞,新版。
如實(譯),水野弘元(著),1984,《原始佛教》,台北:普門文庫。
朱建民,1990,《張載思想研究》,台北:文津。
吳老擇(編),1988,《雜阿含經之研究》,台北: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呂澂,1986,《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一),山東:齊魯社。
杜保瑞,1995,《反者道之動》,台北:鴻泰。
杜默(譯),Matthieu Richard, Thuan Thrinh Xuan(作),2003,《僧侶與科學家》,台北:先覺。
林文琪(譯),Kathryn Woodward(編),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水野弘元(著),2002,《佛教的真髓》,嘉義:香光書鄉。
根瑟.馬庫斯(譯),瓦鄧布葛(著),2003,《宗教學入門》,台北:東大。
高淑玲(譯),日野原重明(著),1995,《人生四季之美》,台北:天下文化。
商戈令(譯),約翰.鮑克(John Bowker)(著),1994,《死亡的意義》,台北:正中。
張曼濤,1981,《涅槃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
許洋主(譯),川田洋一(著),2002,《佛法與醫學》,台北:東大。黃國勝,2002,《佛教與心理治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信憲(譯),中村元(著),1995,《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香光書鄉。
陳瑞麟等(譯),路易斯.波伊曼(編著),1997,《今生今世:生命的神聖、品質和意義》,台北:桂冠。
傅偉勳,1995,《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
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增訂六版。
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增訂六版。
曾銀湖(譯),阿迦曼(原文),1995,《解脫心》,台南:和裕。
曾錦坤,1990,《儒佛異同與儒佛交涉》,台北:谷風。
項慧齡(譯),達賴喇嘛(Tenzin Gyatso)(著),蕾努卡.塞加(Renuka Singh)編,2002,《幸福的修煉》,台北:橡樹林文化。
楊郁文,1993,《阿含要略》,台北:東初。
聖嚴法師,2001,《五停心.四念處》,台北:法鼓文化。
演培法師(譯),木村泰賢(著),2006,《小乘佛教思想論》,高雄:演培法師全集出版委員會。
蔡耀明,2006,《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
鄭石岩,2003,《無常.有效面對生活》,台北:遠流。
鄭志明,2006,《佛教生死學》,台北:文津。
賴隆彥(譯),阿姜查(Ajahn Chah)(著),2006,《無常》,台北:橡樹林文化。
羅傑.渥許(Roger Walsh),法蘭西絲.方恩(Frances Vaughan)編,2003,《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台北:心靈工坊。
釋顯如、李鳳媚(譯),平川彰(著),2001,《印度佛教史》(上),嘉義:新雨雜誌社。
三、中文期刊論文資料
水野弘元,2002,〈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香光莊嚴》第70期(2002年6月),頁114-135。
王開府,2002,〈初期佛教之「我」論〉,《現代佛教學會2002年年會 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3月),頁1-18。
林崇安,1991,〈阿含經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1991年7月),頁1-26。
林崇安,2007,〈緣起的命題及其實踐〉,《法光》第208期(2007年1月),第1版。
林煌洲,2000,〈古奧義書(Upanisads)與初期佛學關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較與評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0年7月),頁1-35。
洪嘉琳,2004,〈論「苦諦」之「苦」――以《阿含經》為探討中心〉,輯於《2004年台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頁270-281。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向智尊者(著),2001,〈捨斷今生來世,如蛇蛻舊皮〉,《香光莊嚴》第66期(2001年6月),頁16-70。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向智尊者(著),2001,〈無我與涅槃――關於涅槃「有」、「無」的辯證〉,《香光莊嚴》第66期(2001年6月),頁72-95。
張慈田(訪問),1988,〈根本佛法――阿含經的特色:訪楊郁文老師〉,《菩提樹》第429期(1988年8月),頁28-31。
莊國彬(譯),Michael S. Drummond(撰),2001,〈緣起:傳統的詮釋是錯的嗎?〉,《法光學壇》第5期,頁141-163。
陳美華,2003,〈佛教的婚姻觀――以《阿含經》為主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9月),頁23-66。
黃連忠〈論三法印的代意義:從龍樹《大智度論》與印順《佛法概論》中對佛法的詮釋比較〉,《內明》287期(1996年2月),頁17-24。
楊郁文,1988,〈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1988年10月),修訂版,頁1-50。
楊郁文,1992,〈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下),《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67-107。
楊惠南,1990,〈當代台灣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1990年10月),頁317-343。
溫宗堃,2006,〈巴利註釋書的古層――《雜阿含經》與《相應部註》語句交會的幾個例子〉,輯於《福嚴佛學研究》第1期(2006年4月),頁1-31。
雷久南,2006,〈瀕死經驗和死後溝通的研究結論:神識是不死的〉,《琉璃光》(2006年5月),頁2-4。
蔡耀明,1987,《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耀明,2004,〈「佛教解脫道哲學專題」課程大綱〉,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賴永海,1993,〈佛教與中國傳統哲學〉,輯於《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頁109-122。
釋大拙,2004,〈《雜阿含經》之「五陰」研究〉,輯於《2004台中市正覺堂佛學論文奬學金得奬論文集》,台中:財團法人台灣省台中市正覺堂,頁105-123。
釋大參,2004,〈觀世音菩薩對婦女「無子之苦」的救度——以天台智者大師《觀音義疏》為根據〉,《第十五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後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頁B5-19~B5-23。
釋妙貫,2006,〈從倫理學觀點看《阿含經》的「利他」概念〉,輯於《第十七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前論文集》(2006年11月),頁A-1~A-25。
釋宗譓,2006,〈管窺歸依三寶〉,《法光》205期(2006年10月),第2版。
釋宗麟,2006,〈阿含道〉,中壢:圓光佛學院授課講義,頁15-16。
釋開仁,2006,〈《雜阿含經》(788經)之正見增上〉,《福嚴佛學研究》第1期(2006年4月),頁33-68。
釋達和,1982,〈原始佛教的根本教法――四法印〉,《華梵佛學年刊》創刊號,頁59-70。
四、日文參考資料
三枝充惪,1959,〈無常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期(1959年3月),頁178-186。
中村元,1978,《原始仏教の成立》,東京都:春秋社。
中村元,1993,《原始仏教の思想Ⅰ》,東京都:春秋社。
木村泰賢,1980,《木村泰賢全集第5卷:小乗仏教思想論》,東京都: 大法輪閣,5版。
木村泰賢,1981,《木村泰賢全集第1卷:印度哲学宗教史》,東京都:大法輪閣。
木村泰賢,1982,《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原始仏教思想論》,東京都:大法輪閣。
水野弘元,1978,《パり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識論》(東京都:ピタカ),改訂版。
平川彰,1985,〈存在と無常〉,《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30期(1985年1月),頁31-43。
矢島羊吉,1975,《無常法》,東京:文以社。
舟橋一哉,1983,《原始仏教思想の研究》,京都市:法藏館。
森章司,1974,〈原始佛教の「無常、苦、無我」說〉,《東洋學研究》第8期(1974年3月),頁758-94。
五、網路資料
金鎮戊,2003,〈原始佛教「業說」概論——以《阿含經》為中心〉,http://cbs.ntu.edu.tw/threadread.php/board=BudaMagazine&nums=122,於2007/3/17瀏覽下載。
越建東,2006,〈西方學界對早期佛教口傳文獻形成的研究近況評介〉,頁15,Google網站於2006/7/11瀏覽下載。
論文全文檔清單如下︰
1.電子全文(956.753K)
(電子全文 已開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