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44.220.59.2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趙敏芝
作者(外文):Chau Ming
論文名稱:《莊子》命論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On the Theory of Fate and Destiny (ming) in Zhuang-zi.
指導教授:李瑞全
指導教授(外文):Lee Shui Chue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號:91144003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2
中文關鍵詞:道家安時處順真宰莊子
外文關鍵詞:Zhaung-zifollowing natural courseauthentic selfmingDaois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文的主要關注點是,當人類在既定境遇中遭逢到生命的悖謬與死亡時,該以什麼樣的態度讓吾人的身、心、靈獲得妥貼安適?當人們向天發出質問「使我至此極者」時,是否可以在《莊子》的「命」論中得到啟明的智慧?
本文從先秦之「天命」向「命」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進行檢視, 首先確定了儒家對「命」的態度與理解,實是賦予了原始「天命」觀新義,進而形成二者不同的規定:「命」指人無法抗爭的異己力量和必然性,「天命」則體現出人作為德性生命之認肯。
《莊子》則有著不同於儒家的思考。《莊子》的「命」論主要是出於對情感的要求,並且是以所遭受的生老病死作為走向生命自由的邏輯起點。《莊子》發現「命」在人的生命歷程中有兩個發展方向:一為人的有限性(命限)遮蔽了人的真宰,使生命陷於痛苦;一為人的無限性(真宰),它的發用,超越了命限,最後並得到自由的證悟。就前者言,人只要「一受其成形」,死生窮達貧富等問題必然隨之而來,在此意義下,人所受命於天之「命」,既為本然之限制,當人力有未逮改變現狀時,就只得順受之,坦然以對。牟宗三先生認為,「命這觀念不是一時空中的客觀事實,也不是知識,故只能在相順或不相順的分際上去感受」。無奈人之成心做出了主觀的價值的選取,而有種種評價的分判與扭曲,這種以一己之是非好惡看待所處的生活世界,自然形成「天刑」之苦,反過來使吾人不能逍遙。故《莊子》除申言以「不得已為命」,以提揭自然而然、委任運化之意,找尋可能的超越向度。此即生命處境應以心(真心、靈臺)為主導,不過在登假於真宰後,還須返回生活世界中發用靈臺之心,以達到安時而處順。《莊子》將命與道、德、氣、天、性擺在同一層級,訴之命與道、德、氣、天、性不二之意蘊;徐復觀先生亦有「德、性無別」之論;如此一來,便可使得偶遇之命不再只是在諸現象中折騰,而有一根源性(或動力因)的說明,由此看來,「命」與「道」實無別。文中為加深證成上述論題的可行性,探討了窺知天命的算命者神巫季咸,並不能決定吾人的命運;以及所謂超越是指懂得與時間相處,與「惡」為伴。本文並依《莊子》之哲學,申論對《莊子》之若干誤解,建立郭象解莊之正確性,也批駁了以為《莊子》惡生樂死、否定道德、《莊子》之內聖外王即儒家之內聖外王,以及《莊子》只談解脫,不談解救等謬誤。
總言之,《莊子》之「道」以無為無待的實現原理,讓萬物得以有自由伸展的機會,透過靈臺之淨化施及吾人生命,超越命限。這種由命轉向道,並冥合於道的生命歷程,終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逍遙。
The primary concern of the thesis is the attitude with which mankind shouldaptly entertain in their confrontations with life’s absurdness and death, so as to acquire the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tranquility and comfort. As we present the interrogation of “what exactly contributes to such extreme agonies to which I am
subjected“, what can we be intellectually enlightened in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fate or destiny (ming)?
This essay conducts the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which evolved from the “mandate of the heaven (tian ming)” in early pre-Qin dynasties to
fate or destiny (ming)”. I first clarify Confucian attitude and understanding of ming as a development of the primitive concept of tian ming with new innovations. Ming
refers to the compelling external force with inevitability, while tian ming refers to the
acknowledgement that mankind is the creature as a moral being. Zhuang-zi differs radically from Confucian way of thinking.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ming is principally constructed on the demands for sentiments, with its
logical point of departure with sufferings, such as birth, aging, diseases, and death, towards the freedom and emancipation of life. Zhuang-zi points out that ming has two directions of development: one is that mankind’s finitude (the limitations of life) overwhelms one’s authentic self and causes all the pains of human life. The other direction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authentic self, which transcends the limitations of life and finally attains freedom and emancipation. In the former case, the formation of human body leads necessary to life and death, good and bad luck, rich and poor. In this course, the ming that confers to us is a natural limitation, which we could not change but to accept as it comes without any complain. Tsung-san Mou argues that “the idea of ming is neither an objective reality in space-time, nor a sort of knowledge;
therefore we can only sustain it in an accepting or not accepting ways..”
Nevertheless, our pre-judging mind cannot help but make subjectiv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our living world, thus leads to various judgments and distortions of
values. We are disposed to view the world in terms of right or wrong, good or bad and become sufferers of such “natural punishment”. We thus could not be free. This is
precisely why Zhuang-zi asserts that “ming is to follow the natural course”, to let things b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as it may, so as to discover the transcendental
dimension of our life. This means that we guide our life with our authentic heart/mind.
Yet, after arriving at our authentic self, we need to come back to our living world to realize the Dao in living as nature unfolds without any rejection. Zhuang-zi places
ming on the same theoretical level with Dao, de (virtue), chi (matter), tian, and hsin (nature),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intrinsically and structurally one unity. Likewise, Fu-kuan Hsu disputed the differentiations between nature and virtue. Consequently, the seemingly arbitrary ming is no longer a chaos of our phenomenal world and we furnish an onto-genetic (or causal) explanation of our fate. Hence, there is not the
least distinction between ming and Dao. To consolidate further the result, I analyzed and established that fortune-teller could not determine our fate. To transcend our fate means to live well within time, in the companion of with evil. Lastly, in this thesis, I have establish the correctness of Guo Xiang’s commentaries, as well as refuted some misconceived ideas such as Zhaung-zi’s allegedly preference of death over life, his rejection of morality, the prevalent belief that his thesis of “inward sageness and outward kingliness” is the same as Confucianism, and that Zhaung-zi offers elusive emancipation rather than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life.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序言 …………………………………………………………………………V
目次 …………………………………………………………………………VI
第一章 導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命論思想的基本問題……………………………………………………15
第一節 命概念之種類與釐定 ………………………………………………15
第二節 命之梳理與謬弊 ……………………………………………………19
第三節 命與死之關聯 ………………………………………………………26
第三章 先秦儒、道的命論思想…………………………………………………31
第一節 上古商周時期的命論思想…………………………………………31
第二節 孔、孟的命論思想…………………………………………………34
第三節 荀子的命論思想……………………………………………………44
第四節 老子的命論思想……………………………………………………51
第四章 對莊子命論的證成………………………………………………………57
第一節 莊子之「命」論……………………………………………………57
第二節 「命」與「惡」……………………………………………………66
第三節 命與道、德、氣、天、性…………………………………………78
第四節 莊子「命論」的四個面向:物我同一、齊一生死、形就心和、逍遙自由 ……………………………………………………110
第五章 莊子安命概念之哲學意涵的轉折 ……………………………………130
第一節 「生活世界」作為議題的可能與定位 …………………………130
第二節 天刑之束縛與「真宰」的作為 …………………………………135
第三節 時與命 ……………………………………………………………145
第六章 莊子命論對命運的解決之道 …………………………………………153
第一節 巫與命運之投射的處理 …………………………………………153
第二節 命運與自由之辯證統一 …………………………………………160
第三節理想人格的追求─「真人」 ………………………………170
第七章 莊子命論之詮釋與闢謬 ………………………………………………184
第一節 莊子、儒家與郭象命論之會通 …………………………………184
第二節 對莊子命論的誤解 ………………………………………………188
第三節莊子安命論的當代意義與啟示 ……………………………203
第八章 結 論 …………………………………………………………………213
參考文獻 …………………………………………………………………………218
一、專書:
(一)、原典注疏(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王 雱:《南華真經新傳》卷二,台北:藝文印書館,收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6 冊,1972 年。
王元澤:《南華真經新傳附拾遺》,台北:藝文印書館,收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6冊,1972年。
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三民書局,民63年。
王夫之:《莊子解》,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7 年。
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卷八,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呂惠卿:《莊子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收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5 冊,1972年。
林希逸:《莊子口義》,台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60年。
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林雲銘:《莊子因》,台北:藝文印書館,收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第18冊,1972年。
林仲懿:《南華本義》二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道家類,1995年。
屈 復:《南華通》,台北:藝文印書館,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21冊,1972 年。
宣 頴:《南華經解》,見《莊子集成續編》卷33,嚴靈峰編輯,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3年。
宣 穎:《莊子南華經解》,台北:廣文書局,民67年。
馬敘倫:《莊子義證》,台北:弘道文化事業,民國59年。
奚 侗:《莊子補註》,見《莊子集成續編》卷40,嚴靈峰編輯,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3 年。
陸德明:《莊子音義》,台北:藝文印書館,收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
第8冊,1972年。
陸長庚:《南華真經副墨》,台北:藝文印書館,收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7冊,1974年。
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台北:新天地書局,民國66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上)(下),台北:萬卷樓,2007年。
焦 竑:《莊子翼》,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8年。
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卷二,《正統道藏》第25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劉文典:《莊子補正》,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64年。
憨山大師:《莊子內篇憨山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93年。
釋性通:《南華發覆》,台北:藝文印書館,收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5冊,1974年。
(二)、近現代經典注疏
王叔岷:《莊子校詮》三冊,台北:中研院史語所,民國88年6月。
李 勉:《莊子總論及分篇評註》,台北:商務印書館,民62年。
吳 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9年4月。
朗擎霄:《莊子學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8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2年。
劉 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歐陽超、歐陽景賢:《莊子釋譯》,台北:里仁書局,民81年。
錢 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2年。
鍾 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三)、道家經典注疏
王 弼:《老子注》,見《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2月。
高 亨:《老子正詁》,台北:開明書店,1968年。
張爾岐:《老子說略》,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魏 源:《老子本義》,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四)、其他經典注疏
王 充:《論衡》,《諸子集成》第十一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朱 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民73年。
來知德:《周易集註》,台北:夏學社,民75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3年。
周秉鈞:《尚書》,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班 固、陳 立疏證:《白虎通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民國81年。
鄭元注、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釋慧皎、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卷四〈支遁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二、當代著述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民國74年。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民國82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74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民國74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
王邦雄:《人人身上一部經典》,台北:漢光文化事業,民國82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民國82年。
王邦雄:《儒道之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民國83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4年。
王邦雄:《21 世紀的儒道》,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民國88 年。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年。
王邦雄、陳德和:《老莊與人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96 年。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9 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 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3年。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4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82 年。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記錄:〈莊子「齊物論」講演錄(一~十四)〉,《鵝湖月刊》27 卷第七期總號第三一九至第28 卷第八期總號三二二,2002 年5 月始。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
任繼愈:〈莊子探源〉,在胡道靜主編《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杜保瑞:《莊周夢蝶—莊子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李 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 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年。
吳 怡:《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1 年。
周振群:《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76 年。
胡楚生:《老莊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1 年。
胡道靜:《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民83 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香港:新亞研究所,1974年。
唐君毅:《心物與人生》,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64年。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唐君毅:《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2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2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1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6年。
涂光社:《莊子範疇心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年。
陳啟天:《莊子淺說》,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7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年。
張恒壽:《莊子新探》,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年。
許抗生、李中華:《魏晉玄學史》,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年。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9 年。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葉國慶等:《莊子研究論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1年。
崔以泰:《臨終關懷學-生命臨終階段之管理》,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 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82 年。
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2 年。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民國94 年。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年。
郭於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3 年。
陶國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香港:中華書局,1999 年。
張炳陽:《從自然到自由—以《莊子.養生主》為核心的考察》,台中:明目文化,民國92 年3 月。
黃漢青:《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95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6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台北:三民書局,1984 年。
程兆熊:《道家思想》,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4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年。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炳陽《從自然到自由—以《莊子‧養生主》為核心的考察》,(臺北:明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2 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8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83年。
愛蓮心著、周炽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蒙培元:《人與自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劉光義:《莊子蠡測》,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5 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年。
鄭曉江:《生死智慧》,台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6 年。
鄭曉江:《中國生死智慧》,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90 年。
鄭伯彰:〈錢穆先生《莊子纂箋》及其莊子學研究〉,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三編)第20 冊,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 年。
錢 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8年。
錢 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台北:蘭臺出版社,民國90 年。
約翰‧鮑克(John Bowker) :《死亡的意義》,台北:正中書局,1994 年。
韓林合:《虛己以游世—《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現代詮釋》,台北:東方人文學研究基金會,2008 年。
羅安憲:《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龔樂群:《老莊異同》,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4年。
三、論文
王邦雄:〈莊子齊物論儒墨兩行之道〉,《鵝湖月刊》200期,1992年2月。
王邦雄:〈齊物論(上、下)〉,《鵝湖月刊》211期,1993年1月。
王邦雄:〈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06年6月。
王世舜、王蒨:〈莊子氣論發微〉,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1995年。
王曉華:〈命運一個哲學範疇〉,《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王小滕:〈《莊子‧應帝王》「壺子示相」寓言之試詮〉,《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七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印行,2003年6月。
孔令信:〈生死與智慧—從蘇格拉底到唐君毅到伊麗沙白‧庫布勒-羅斯〉,《鵝湖月刊》第32卷第2期總號第374,2006年8月。
田義勇:〈「遊」無定點的逍遙:莊子遊觀思想芻義〉,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朱義祿:〈從人的價值看莊子的學說〉,《中國文化月刊》168期,民國82年10月。
朱伯崑:〈莊學生死觀的特徵及其影響—兼論道家生死觀的演變過程〉,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江美華:〈從渾沌寓言探討莊子思想中的主體性〉,《花蓮師院學報》11 期,民89 年12 月。
江淑君:〈死生無變於己--《莊子》生死觀析論〉,《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2000年12月。
李煥明:《莊子的生死觀》,《中華易學》第9卷第3期,79年5月。
李存山:〈莊子的薪火之喻與「懸解」〉,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1995年。
李大華:〈自由自然與境界論成玄英的莊子疏〉,《中國哲學史》第三期,2003年3 月。
李瑞全:〈孟子性命對揚章釋義〉,《中國文化月刊》第 64 期,1985 年2 月。
李瑞全:〈言非吹也論莊子之非分解的進路〉,《鵝湖月刊》第354 期,2004 年12 月。
李瑞全:〈道家哲學型態之釐定境界型態及所涵之哲學意義〉,《鵝湖月刊》第382期,2007年4月。
李耀南:〈論郭象玄學中的自生、性分和逍遙〉,《鵝湖月刊》31卷11期,民95年5月。
李凱恩:〈莊子死亡觀評論〉,《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8年9月。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六期,1987年。
沈清松:〈莊子的道論—對當代形上困惑的一個解答〉,《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一期,1994年5月。
何國銓:〈老莊言「道」之形上意義與其對人生問題之探討〉,《鵝湖》第十三卷第三期,1987年。
杜保瑞:〈從人生哲學的進路試論莊子哲學中的道論、氣論與功夫理論〉,《哲學論衡》創刊號,1992年。
余敦康:〈從《莊子》到郭象《莊子注》〉,《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8期,
1994年8月。
宋榮培:〈關於莊子的社會危機意識和自由意識的問題〉,《哲學雜誌》第29期,1997年5月。
何保中:〈死亡問題在莊子思想中的意義與地位〉,《臺大哲學論評》第二十二期,民88年1月。
沈素因:〈郭象自生義之深層意涵探析〉,(《鵝湖月刊》第三十二卷第五期總號第三八九,2007年11月。
周紹賢:《莊子的生死觀》,《建設雜誌》第8卷第4期,48年9月。
林聰舜:《論莊子的「小大之辯」與「齊物」及其關係》,《漢學研究》第5卷第2期,1987年12月。
金谷治:〈《莊子》的生死觀〉,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1994年。
林文樹:〈莊子之審一氣以觀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民82年5月。
林美清:〈「天的墮落」與「道的開顯」論「莊子」內篇的「天」與「道」〉,《哲學與文化》,民82年6月。
周策縱:〈「莊子‧養生主」篇本義復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民81年3月。
武內義雄著、連清吉譯:〈莊子考〉,《鵝湖月刊》第15卷,第 11期總號一七九,1990年5月。
邵漢明:《莊子人學二題》,《哲學與文化》18卷第1期,1991年1月。
吳汝鈞:〈莊子的靈台心與自然諧合論〉,《哲學與文化》,民83年8月。
吳汝鈞:〈莊子對仁義德性的看法〉,《中國文化月刊》第199期,1996年5月。
吳玉如:〈郭象的命論〉,《中國學術年刊》第15期,1994年3月。
吳建明:〈莊子命論之生死觀解析〉,《揭諦》第12期,2007年3月。
邱敏捷:〈憨山《莊子內篇註》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第258期,2001年9月。
邱敏捷:〈以「空」解莊之考察〉,《南師學報》,第38卷第1期,2004年4月。
周雅清:〈成玄英的思維方式〉,《鵝湖月刊》,第326期,2002年8月。
周雅清:〈成玄英的天道論〉,《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四期,2003年6月。
高柏園:〈《莊子‧人間世》的應世態度〉,《鵝湖雜誌》第200期,1992年2月。
高柏園:〈莊子思想中的唯美性格—以勞思光、徐復觀為中心討論〉,《鵝湖月刊》,1995年7月。
高懷民:〈生死義辨〉,《哲學年刊》第十期,1994年6月。
高齡芬:〈論莊子哲學「天」的修養論意義〉,《輔大中研所學刊》,民86
年6月。
黃漢青:〈莊子「離形」說研析〉,《鵝湖》第十七卷,第六期,1991年12月。
陳俊輝:〈論死談生:話祁克果與莊子的生死觀(下)〉,《哲學與文化》第
20卷第7 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1993 年7 月。
陳美利:〈莊子秋水篇倫理思想探究〉,《新竹師院學報》第八期,民84年。
陳文章:〈莊子寓言精神之工夫型態與境界型態(上)--兼比較憨山、郭象、宣穎、陳壽昌之注解〉,《鵝湖月刊》第22 卷第11 期總號第263,民86 年5
月。
陳文章:〈莊子寓言精神之工夫型態與境界型態(下)--兼比較憨山、郭象、 宣穎、陳壽昌之注解〉,《鵝湖月刊》第22 卷第12 期總號第264, 民
86 年6 月。
陳鼓應:〈「天和人和」與「心和」--談道家的和諧觀〉,《明報月刊》32 卷8 期,1997 年8 月。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年。
陳德和:〈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學誌》第24 期,2000 年6 月。
陳德和:〈莊子寓言中的逍遙思想〉,《鵝湖月刊》第27 卷第4 期,2001 年10
月。
陳耀森:〈莊子的命觀〉,《東方雜誌》復刊,19 卷第5 期,2002 年6 月。
陳政揚:〈「人籟地籟天籟」與「吾喪我」之內在相似性的另類詮釋〉,《鵝湖月刊》第25卷第2期總號第290,1999年8月。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的「命」論研究〉,《揭諦》第八期,2005 年4 月。
陳政揚:〈論生命的有待與超拔—以莊子「形」概念為中心〉,《揭諦》第十六期,2009 年2 月。
崔宜明:〈命運觀念的起源和理性內涵〉,《中國哲學史》第三期,1995 年。
莊耀郎:〈郭象《莊子注》的方法論〉,《中國學術年刊》,1999 年3 月。
黃國清:〈成玄英《莊子注疏》的中道觀〉,《鵝湖月刊》第27卷第2期總號第314,2001年8月。
黃克劍:〈由「命」而「道」---老子、孔子前後中國古代哲學命意辨正〉,載於《哲學研究》第7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2002年。
許麗芳:〈試論莊、荀二子天人觀念之異同〉,《孔孟月刊》,34卷5期,民85年1月。
許明珠:〈孔顏之對:莊子對仁義相的剝除〉,《東方人文學誌》第1卷第2
期,2002年6月。
許雅芳:〈從「莊周夢蝶」論「死亡」的超越〉,《宗教哲學》第三十三期,
2005年6月。
曾昭旭:〈論莊子的整體存在感與人我相通感〉,《鵝湖月刊》第17卷第1期總號193,民80年7月。
湯一介:〈論老莊哲學中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中國文化月刊》 144
期,1991年10月。
張家焌:〈莊子內篇思想新探〉(上),《哲學與文化》第十七卷第二期,1990
年。
張家焌:〈莊子內篇思想新探〉(下),《哲學與文化》第十七卷第三期,1990
年。
張采民、朱怡淼:〈“安之若命"新解〉,《南京師大學報》,1997 年4 月。
張樹卿:〈略論儒釋道的生死觀〉,《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科版)總第173 期,1998
年3 月。
張廣保:〈原始道家道論的展開---道家形而上的夢論與生死論〉,《中國哲學史》第3 期,2002 年。
張學智:〈王夫之《莊子通》對莊子的改鑄---以《人間世》為中心〉,《哲學門》第四卷第2 冊,2003 年。
葉海煙:〈論莊子的終極關懷〉,《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月。
葉海煙:〈齊物論與人間世---一場知識與權力的對話〉,《東吳哲學學報》第2
期,1997 年3 月。
葉海煙:〈老莊哲學的倫理向度〉,《哲學與文化》,1997 年4 月。
葉海煙:〈老莊哲學的文化解構論──並論其中寓含的差異性對比〉,《東吳哲學學報》第3 期,1998 年4 月。
葉海煙:〈老莊哲學的文化解構論──並論其中寓含的差異性對比〉,《東吳哲學學報》第3 期,1998 年4 月。
葉海煙:〈莊子論惡與痛苦〉,《鵝湖月刊》第24 卷第九期總號第二八五,2001
年4 月。
葉海煙:〈莊子「齊物論」的對話原理〉,《哲學與文化》,2002年8月。
葉海煙:〈莊子齊物哲學的道物合一論〉,《哲學與文化》第三四卷第八期,2007
年8 月。
葉秀山:〈漫談莊子的自由觀〉,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楊自平:〈《莊子》「逍遙」概念義涵的探討〉,《哲學與文化》第廿六卷,第九期,1999年9月。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對孔子的理解〉,載於《鵝湖月刊》第二八卷第十期總號第三三四,2003 年4 月。
楊祖漢:〈論莊子的知與無知〉,《鵝湖月刊》第373期, 2005年07月。
趙可式:〈解讀善終〉,《安寧照顧會訊》第24期,1997年。
趙 明:〈評先秦哲學中的命運觀〉,《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一期,2005年2月。
蒙培元、任文利:〈儒家哲學中關於“命"的學說〉,《齊魯學刊》,1998 年第4期。
蒙培元:〈論自然〉,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蒙培元:〈自由與自然---莊子的心靈境界說〉,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鄭峰明:〈莊子的性命論〉,《台中師院學報》第六期,民85年1月。
鄭 開:〈道家心性論及其現代意義〉,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10月。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解〉,《臺大中文學報》,民85年4月。
劉光義:《莊子死生觀念的剖析觀析》(下),《大陸雜誌》,第33 卷第2
期,55 年7 月。
劉光義:《莊子死生觀念的剖析觀析》(上),《大陸雜誌》,第33卷第1期,55年7月。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期,1997年3月。
劉笑敢:〈試論道家式責任感〉,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劉昌佳:〈論《莊子》中「化」之意涵〉,《鵝湖》第廿九卷,第七期,2004
年1月。
劉見成:〈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一個哲學的省思〉,《宗教哲學》第32 期,2005
年3 月。
劉秀蘭:〈莊子的生死觀〉,《問學》第八期,2005年6月。
鄭曉江:〈免於死亡焦慮與恐懼之方法──中國傳統死亡智慧與「生死互滲」觀〉,《哲學與文化》第廿七卷,第三期,2000年3月。
錢耕森:〈「道法自然」新論--道家與廿一世紀〉,《孔孟月刊》34卷9期,1996
年5月。
謝啟武:〈莊子的道德觀與人性觀—聚焦於攘棄仁義這一點〉,《臺大哲學評論》(第十二期),1989年1月。
謝仲明:〈論徐復觀對莊子的解釋〉,《徐復觀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31
東海大學出版,1992年6月。
簡光明:〈莊子論「情」及其主張〉,《逢甲中文學報》,民84年5月。
簡旭裕:〈面對死亡:死亡態度得歷史演進〉,《歷史月刊》第139期,1999年8月。
顏世安:〈生命‧自然‧道—論莊子哲學〉,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1992年。
蕭仕平:〈莊子的三種生死觀的矛盾及其解決〉,《哲學與文化》第廿九卷,第八期,2002年8月。
蕭振邦:〈道家美學思想基型─《莊子》的美學觀〉,《鵝湖學誌》第二十期,1998年6月。
關永中:〈上與造物者遊─與莊子對談神秘主義〉,《臺大哲學論評》第二十二期,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系,民88年1月。
羅翌倫:〈《莊子》「安時而處順」的新詮釋〉,《鵝湖月刊》第三O卷第一二期總號第三六O,台北:鵝湖出版社,2005年6月。
龔鵬程:〈成玄英《莊子疏》探論〉,《鵝湖月刊》第193期,1991年7月。
四、線上論文:
王 焱:〈論莊子安命說的意義與局限〉,Confucius2000網,2009年6月。
張京華:〈莊子哲學:本體論〉,刊載於21世紀孔子網,
http://www.confucius2000.com/taoist/zhuangzizhx2.htm,2000年11月8日。
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文獻中的命〉,刊載於Confucius2000網站,2009年6月9
日。
論文全文檔清單如下︰
1.電子全文(2013.470K)
(電子全文不開放)
紙本授權註記:2016/2/1開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