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39.119.15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金英子
作者(外文):Yeong-ja Kim
論文名稱:慧能與宗密的<<金剛經>>詮釋之研究
指導教授:萬金川
指導教授(外文):Jin-Chuan W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號:90124009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外文關鍵詞:Vajracchedika Praj~naapaaramitaa-suutragradual advancement sudden practice and gradualpath of cultivation dhyan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主旨在於論述慧能與宗密論證大乘般若學主要著作《金剛經》的教理和修行之關係,其中涉及中觀瑜珈行派的思想總綱領,主要從慧能著《金剛經解義》及宗密著《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去考察「由修行而解教」、「由解教而修行」的意義,此研究將有助於理解禪宗所謂的頓悟法之根據,及宗密禪教會通的方法,且能進一步討論關於《金剛經》所謂的頓悟漸修的根據。
第一章為導論總述整本論文之研究概要、動機及目的等;自第二章起正式討論慧能、宗密以及中觀瑜珈行派的觀點;但在此必須強調:一、本論文不是以哲學史的方法來進行的,而是直接從觀念進行內在開展,闡明中國思想的概念和印度思想的概念方法論的架構。二、本論文涵攝考據和語言學(philology)等方法的應用,從語言運用的脈絡當中,去討論實踐及修行的根據。三、本論文也參考原典和關於論的資料,來討論修行方法的問題及解釋「禪定」的方法。
第二章:慧能《解義》這一部分,主要考察了禪語和教理研究中,以「定慧」的哲學性來做為研究方法,即以傳統心性論架構的解釋方式和語言功能去展開般若思想;然後對於這兩個方法之應用於修行研究的特點和利弊,都作了詳細的分析批判。從「修」的主要關鍵分析《解義》,即是從心與性的脈絡中建立教理的概念並提出修行主體與對象的問題。
慧能說的頓悟之根據,其實是從「心性」的概念進行修行的階段,「菩薩」概念是《金剛經》的思想主體,從其進行「定慧」的境界及心的動態的討論。總之從《解義》理解慧能的禪法,有兩個不同的角度,第一是「悟」與「修」的層面,建立「心性」思想,第二從頓悟推理慧能所說的「定慧」,是探討不斷修習的「一心受持」的修行。
第三章 宗密《纂要》:宗密的思想從「理」的結構建立修習次第有三個方向:
第一為以主體與對象,討論無我的涵意;從我的現象建立「二空」的境界。第二為從「能通」「說通」的結構提出「理」與「修」的關係以及修習的階段,並從破煩惱障、所知障的階段推理我執、法執的次第。第三為根據大乘法的理論,宗密如何展開修習的方法;以及菩薩和凡夫的關係。總之本章討論的方法有是在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基礎下,宗密如何展開大乘法,並從菩薩行討論「修習」的次第與「禪定」的涵義。
第四章 以《金剛經》詮釋探討頓漸的根據,第一、從不同的《金剛經》譯本,提出金剛經之流傳以及頓悟漸修的根據。第二、根據《解義》與《纂要》,推理實踐的方法。第三、從證悟的問題與根據討論頓悟漸修,以及慧能如何從頓悟的方法建立「解悟」;宗密如何從印度大乘法的方法論提出修習的次第,延伸到頓悟漸修。
第五章結論;先參考《金剛經》的譯本以及不同的論,推理頓悟漸修的根據,並進而探討般若思想與頓漸的問題,然後從《解義》與《纂要》提出「教理」與「修行」的關係,而理解頓悟漸修的方法及定與慧的發展。
總結,本論文主要的討論關鍵在於:第一、慧能如何從「解悟」理解頓悟的修法。第二、宗密如何從「修習」建立漸修次第的必然性,而推理「禪定」的頓悟。另外西藏論師Kamalawila,提出實踐的行相與住處,展開緣起與佛性不斷的相續。另外預計本論文的成果有三個:第一、為本性的脈絡建立修的「心」有三個方面:見性、自性、佛性,並可從中理解慧能說的宗、體、用的關係,為頓悟法的基礎。第二、可以理解宗密從菩薩行建立二空的過程,以及從破二執的脈絡提出修習次第,其實是我執法執的先後修習層面,以是建立小乘大乘法不同的地方,是菩薩體悟到我空與法空的修行境界,就是無我的境界。而其中,破二執的問題,有破法執,才有我執的,但破我執之前不可能破法執,因此宗密認定漸修有「悟」的階段,是大乘法的特徵。第三、從印度論師的觀點來看,不可忽略西藏論師Kamalawila的觀點,他主張現觀的立場,提出漸修次第,是十八住處,以我法執的關係,展開緣起與佛性,提出實踐的行相與住處,顯示漸修當中,有頓悟的。並從「教理」與「修行」的層面,討論頓悟漸修,是「慧」與「禪」的修行當中。
根據慧能與宗密的理論,慧能從體悟而建立見性,宗密從漸修的方法建立頓悟會通的合理性。因此透過《金剛經》的思想討論頓悟漸修,有不同的方法接近般若思想,從修的立場談頓悟,另外從解悟的層面提出漸修。其中注意到宗密的觀點,是漸修的理論,在般若思想當中,宗密從破二障的次第,推理頓悟的次第,是菩薩達到二空的結構,可能慧能說的頓悟法和宗密的觀點有不同的角度,是悟與修的方法不同的,因此宗密的觀點延伸到金剛經論還有研究的餘地。
I aim at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argument between Huineng 慧能and Zongmi 宗密for Vajracchedika Praj~naapaaramitaa-suutra in this dissertation. Especially, they stand for different opinion between religiou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Vajracchedika Praj~naapaaramitaa-suutra. The approach is that I investigate separately Huineng ''s Jin kang jing jiei《金剛經解義》and Zongmi ''s Jin Jing Shu On Prajan to Extricate《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 then we will realize the implication of “by practicing to comprehensive doctrines ”and“ by comprehensive doctrines to practice ”.This research is go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ground of sudden practice of Zen Buddhism, and Zongmi mediate between the path of cultivation and dhyana, and furthermore is a benefit to the study about the ground of sudden practice and gradual practice in Vajracchedika Praj~naapaaramitaa-suutra.
There are three essential methods in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I expose these main ideas directly, and then explain some related Chinese philosophical concepts and the frame of Indian thoughts, rather than exercising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econdly, I use the applications of philology and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n study the ground of practice and the path of cultivation by way of using the language in different context. Thirdly, I compare original works and related discourse, and then discuss the methods of the path of cultivation and of explanation of dhyana.
  Finally, there are two key themes advanced in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how can Huineng from enlightenment to comprehensive the sudden practice. Secondly, how can Zongmi from gradual advancement to erect the necessity of gradual practice, and then reason the sudden practice of dhyana.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5
第三節研究方法 …………………………………………………………9
第四節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11
第二章從慧能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解義》中初探修行 ……………18
第一節慧能生平以及思想簡介 …………………………………………18
1.慧能的生平 …………………………………………………………18
2.慧能思想之脈絡 ……………………………………………………20
第二節《金剛經解義》的詮釋 …………………………………………23
1.《金剛經解義》的成立 ……………………………………………23
2.《金剛經解義》的義理:以心性為主 ……………………………25
3.心性之發展 …………………………………………………………44
第三節以《金剛經解義》考察修行的含意 ……………………………46
1.考察慧能禪法之根據 ………………………………………………47
2.以《解義》考察慧能的修行理論 …………………………………48
第四節結論 ………………………………………………………………52
第三章宗密述《金剛般若波羅經疏論纂要》考察修行 …………………54
第一節宗密生平以及基本思想 …………………………………………54
1.宗密生平 ……………………………………………………………54
2.基本思想之脈絡 ……………………………………………………56
第二節以《纂要》引用論疏鈔本 ………………………………………58
1.纂要的引用書 ………………………………………………………58
2.從《金剛經》論釋書考察思想之脈絡 ……………………………62
第三節《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意理以及結構 ………………………63
1.廣義探討意理 ………………………………………………………63
2.以《金剛經》之科目而探討《纂要》之要義 ……………………67
第四節《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理與行之關係 ………………………72
1.探討教理 ……………………………………………………………72
2.以《纂要》探討宗密談「修」之問題 ……………………………81
3.菩薩行 ………………………………………………………………87
第五節結論 ……………………………………………………………93
第四章以《金剛經》詮釋探討頓漸 …………………………………………95
第一節《金剛經》之思想和語言之脈絡探討頓悟 ………………………95
1.《金剛經》之頓悟漸修的根據 ………………………………………95
2.從《金剛經》思想探討頓悟漸之根據 …………………………98
第二節慧能與宗密之觀點探討「頓」與「漸」 ……………………102
1.以「修」討論慧能與宗密之方法 ……………………………102
2.以「證」而討論頓悟 …………………………………………106
第三節結論 ……………………………………………………………109
第五章結論 …………………………………………………………………111
第一節「心性」思想和「般若」思想之涵義 ………………………112
1.《解義》心性之結構及其特色 …………………………………112
2.《纂要》:以「理」、「慧」脈絡的核心 …………………………114
第二節「修」所說的「發菩堤心」之脈絡 ……………………………115
第三節理論和實踐方法之融合 …………………………………………117
第四節從頓悟探討《金剛經》詮釋 ……………………………………118
【參考書目】 …………………………………………………………………120
(一)經藏、論藏類:
1.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輯於《大正藏》第8冊。
2.唐.慧能,《金剛經解義》二卷,輯於《續藏經》第38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
3.唐•宗密,《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第1卷,輯於《大正藏》第33冊。
4.<萬頌老人評唱大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大正藏》第48冊。
5.《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第1卷,輯於《大正藏》第48冊。
6.《圓覺經大疏鈔》,輯於《續藏經》第14冊。
7.侍知離錄,《慧能大師金剛經訣》第4卷,《大正藏》第55冊。
8.宋.道原,〈景德禪燈錄〉第五卷,宋.贊寧《宋高僧傳》第8卷,〈慧能傳〉,輯於《大正藏》第50冊。
9.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輯於《大正藏》第48冊。
10.長水沙門子璿錄,《大方光佛華嚴經疏》第50卷,輯於《大正藏》,第35冊。
11.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大方光佛華嚴經疏》第3卷,輯於《大藏經》第35冊。
12.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第一卷,輯於《大正藏》第28冊。
13.法海(撰),《六祖大師緣起外記》,輯於《大正藏》第48冊。
14.董誥等編修《全唐文》第32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5.黃檗山斷際禪師希運撰述,裴休集並序,《黃檗山斷際禪師傳法心要》,,輯於《大正藏》第48冊。
16.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第1卷,輯於《大正藏》第48冊,
17.(歷代法寶記)《大正藏》第50冊。
18.《智證大師請來目錄》第1卷,輯於《大藏經》第55冊。
19.《景德傳燈錄.馬祖語錄》,輯於《大正藏》第51冊。
20.《中新編諸宗教藏總錄》第1卷,輯於《大藏經》第55冊。
21.《宗鏡錄》第97卷,輯於《大正藏》第48冊。
22.長水沙門子璿錄,《金剛經纂要刊定記》第1卷,輯於《大正藏》第33冊。
23.《大智度論》第70卷,輯於《大正藏》第25冊。
24.《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第2卷,輯於《大正藏》第85冊。
25.《金剛仙論》第9卷,輯於《大正藏》第25冊。
26.《金剛般若論會釋》第1卷,輯於《大正藏》第40冊。
27.《金剛般若論會釋》第5卷,輯於《大正藏》第40冊。
28.無著菩薩造,隋南天竺三藏法師達摩岌多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亦名《金剛 能斷般若》)卷二。
29.大乘基(撰),《金剛般若論會釋》第1卷,輯於《大藏經》第40冊。
30.《翻譯名義集》第6卷,輯於《大正藏》第54冊。
31.《景德傳燈錄.南岳石頭希遷大師》第14卷,輯於《大正藏》第51冊。
32.《唐高僧傳》第16卷,台北:/佛光出版社,1995。
33.《中阿含經》第24卷,輯於《大正藏》第1冊。
34.《金剛經依天親菩薩論讚釋秦本義記上.西京崇聖寺沙門知恩集》,輯於《大正藏》第85冊。
35.《法華統略》第4卷,輯於《卍續藏》43冊。
(二)期刊論文 -中文
1.<佛教對中國儒道思想的影響>,《東初老人全集(六).補編》,台北:佛教文化之重新,1986年,頁31-35。
2.何照清,<慧能與《金剛經解義》>,輯於《中國佛學》第2卷,1999,第二期,103-130。
3.李富華,<關於六祖大師研究中的一個被忽視的問題>,輯於《曹溪南華禪寺一千五百年禪學研究會論文集》,2002,頁144-179。
4.方立天,<中國佛教「心性論」研探二篇>,刊於《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中壢:圓光佛學院,1993,頁183-198。
5.冉雲華,<論唐代禪宗的「見性」思想>,輯於《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1995,頁367-392。
6.樓宇烈著,(哲學社會科學版),刊於《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三期,頁56-78。
7.見巴宙,<禪宗與菩提達摩>,輯於張曼濤主編,《禪宗史實考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初版,頁104-130。
8.張說,(大通禪師碑),輯於《張燕公集》第16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初版。
9.楊曾文,<唐代宗密及其禪教會通論>,刊於《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頁219-235。
10.曇倫,<無著的學說>,輯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6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頁1-22。
11.頂楚、鄭阿財(主編),<唐玄宗《御注金剛般若經》復原與研究>,輯於《新世紀敦煌論文集》,四川:巴蜀書社,2003,頁105-134。
12.楊白衣,<金剛經之研究>,刊於《華岡佛學學報》第五期,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3,頁57-111。
13.陳玉蛟,<「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刊於《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院,1990,頁201-234。
14.楊惠南,〈《金剛經》的詮釋與流傳〉,刊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四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頁185-230。
15.楊惠南,<南禪「頓悟」說的理論基礎 --以「眾生本來是佛」為中心(1)>,《台大哲學論評》第六期,台北:台灣大學,1983,頁103-123。
16.楊政河,<宗密大師學風研究>,刊於《華岡佛學學報》第六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83,頁227-276。
17.巴宙,<大乘二十二門之研究>,《中華佛學報》第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88,頁81-105。
18.杜松柏,〈禪宗的體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台北:中華佛學研所,頁229-243。
19.陳一標著,(重現梵文佛經新面貌--新譯《金剛經》),輯於《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嘉義縣,1995.06.01,頁35-36。
(三)期刊論文 -日文
1.竹內弘道,《金剛般若経の思想的研究》,頁87-98。
2.伊吹敦,<慧能に帰される数種の『金剛経』の注釈書について>,輯於《禅文化研究所紀要》22,1996,頁49-77。
3.陳玉蛟,<《現觀莊嚴論》初探>,刊於《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1988,頁160-165。
4.竹内弘道,〈慧能撰《金剛経解義》の思想的特質と成立をめぐって〉(),《金剛般若経の思想的研究》,東京:春秋社,1999,頁49-77。
5.伊吹敦著,〈《金剛経解義》の成立をめぐって〉」《印度学佛教學研究》,東京:印度學佛教學會,1997.3,頁45-89。
(四)碩、博士論文
1.元鍾實,《慧能禪思想》,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95年。
2.葉國泰 ,《六祖慧能思想對禪宗興革探微》,玄奘大學 2005。
3.元鍾實,《慧能禪思想》,博士,國立政治大學,1996。
(五)學者著作 -中文
1.徐文明,《禪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釋妙峰(主編),釋傳正(總編),《曹溪》,北京:中國社金佛學出版社,2002。
3.陳一標(譯),上田義文(著),《大乘佛教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初版。
4.江味濃,《金剛般若波羅經》,台北:佛陀基金會,2004。
5.冉雲華(著),傅偉勳、韋政通(主編),《宗密》,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公司,1998。
6.黃連忠,《宗密的禪學思想》,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初版。
7.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初版。
8.釋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作者自印,1971。
9.胡適,《神會和尚遺集》,臺北﹕胡適紀念館,1970。
10.姜義華(主編),胡適(著),《胡適學述文集.中國佛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11.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重印。
12.黃連忠,《宗密的禪學思想》,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頁28。
1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增訂臺一版。
14.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
15.李世傑(譯),梶山雄一(等著),《中觀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3,初版。
16.許洋主(譯),梶山雄一(等著),《般若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
17.王仲龍,《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出版發行,2000。
18.長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3。
(六)學者著作 -外文
1.編者未詳,《金剛經五家解》,首耳:佛光出版社,1992,初版。
2.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35,初版。
3.阿部慈園(編),《金剛般若経の思想的研究》,東京:春秋社,1999。
4.古田紹欽.田中良昭,《惠能》,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99,再版
5.駒澤大學禪宗史研究會(編著),《慧能研究》,東京:大修館書店,1957,初版。
6.鎌田茂雄,《宗密教學の思想史的研究》,日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5,初版。
7.釋慧愿(譯),中村元.三枝充顯(著),《佛教》,漢城,김영사出版社,1993,初版。
8.林太.馬小鶴(譯), 中村元(著),《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潄馨出版社,1999,初版。
9.鈴木勇夫,《金剛般若經の語言研究》,東京:中部日本教育文化會,1988,頁303-6。
10.양승규譯,Kamalastla著,《西藏金剛經》,首爾,도피안사出版社,2003,頁413-14。
11.D. T. Suzuki, Essays in Zen Buddhism, New York: Grove Press, 1949。
論文全文檔清單如下︰
1.電子全文(3420.594K)
(電子全文 已開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