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8.11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許煜青
作者(外文):Hsu, Yu Ching
論文名稱(中文):漢語方言鼻音韻母的發展
論文名稱(外文):The Development of Nasal Finals in Chinese Dialects
指導教授(中文):林慶勳
劉承慧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ng Hsun
Liu, Cheng Hui
口試委員(中文):張光宇
姚榮松
楊秀芳
江敏華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Kuang Yu
Yao, Jung Sung
Yang, Hsiu Fang
Chiang, Min Hua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9841803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5
中文關鍵詞:鼻音韻母張琨比較法原始漢語漢語歷史語言學
外文關鍵詞:Nasal FinalsKun ChangThe Comparative MethodProto-ChineseChine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4
  • 收藏收藏:0
語音史的重建與方法論密不可分。一百年前,高本漢(Karlgren 1915-1926)折衷歷史語言學(Historical Linguistics)方法與語文學(Philology)方法,奠定了漢語語音史的基本發展模式:《詩經》—《切韻》—現代漢語方言。在他之後,李方桂(1971)、王力(1985)、張琨(Chang 1976)以及羅傑瑞(Norman 1973-)等人,則各自展開不同面向的論述。其中張琨所提出的「原始漢語」(Proto-Chinese)概念以及「《切韻》如同一部濃縮的漢語音韻史」主張無人繼承,其實極具啟發。
我們既不仰賴書面文獻,也不著墨於上古音的討論,而是把重點放在現代漢語方言、《切韻》音系以及比較法(The Comparative Method)三者之間的關係。這種構想即參考自趙元任《現代吳語的研究》(1928)中「原始吳語」的重建工作。鼻音韻母是漢語韻母格局裡最穩固的一環,適合作為重建的起點。重建步驟按照「現代漢語方言→前漢語方言→原始漢語→前原始漢語」層層而上(Fox 1995:153),最後再回頭進行音變的說明,務求每一個方言都能得到充分的解釋。本文研究目的有二:一是建立漢語方言鼻音韻母的發展過程;二是漢語歷史比較法的初步探索和嘗試。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nguistic history is inseparable from Methodology. One hundred years ago, Bernhard Karlgren (1915-1926) found a compromise betwee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 to establish a modal in common use: “Shih-Ching  Ch’ieh-Yun 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to depi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nguistic history. Fang-Kuei Li (1971), Li Wang (1985), Kun Chang (1976) and Jerry Norman (1973-) et al. had their own accomplishment in various aspects afterwards. The concept of “Proto-Chinese” and the view of “Ch’ieh-Yun is as a condensed Chinese linguistic history” which were proposed by Kun Chang have no inheritance, but are very instructive in fact.
We neither rely on written records nor dwell upon the details of Archaic Chinese. What we concern at present is the relation which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Ch’ieh-Yun” as well a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re involved. Blueprint like this is inspired by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to-Wu” in Studies in the Modern Wu-Dialects (1928), Yuen Ren Chao’s masterpiece. Nasal final is suitable for reconstruc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because it is the most stable part among Chinese final system. The procedure of our reconstruction is in the light of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 Pre-Chinese Dialects  Proto-Chinese  Pre-Proto-Chinese” step by step. Follow by interpreting how sounds changed from the beginning, putting four phases in reverse, to make sure each dialect can be fully explained. Our goal is to show the change process of Chinese nasal finals, and present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Chinese.
第一章 緒論………………………………………………………1
一、漢語隸屬世界語言一員…………………………………………2
二、漢語方言具備整齊的語音對應關係……………………………5
三、以鼻音韻母為研究範圍…………………………………………7

第二章 漢語語音史研究回顧……………………………………9
第一節 高本漢方法論:歷史語言學與語文學方法的折衷…………9
一、中古音:以《切韻》取代「原始漢語」…………………………………9
(一)與比較法原則相悖…………………………………………………………9
(二)龐大而複雜的中古音系……………………………………………………12
二、上古音:以《詩經》和諧聲取代「前原始漢語」……………14
三、現代方言:文獻為尊、方言價值居次…………………………16
(一)方言僅供擬音………………………………………………………………16
(二)側重北方和域外方言………………………………………………………17
第二節 李方桂內部重建法的運用……………………………………19
一、二等*r介音和三等*j介音的構擬…………………………………20
(一)*r介音的捲舌化和央化作用………………………………………………20
(二)*j介音的顎化作用…………………………………………………………23
(三)空格於重建上古漢語聲母系統的運用…………………………………25
二、上古音系不分開合………………………………………………26
(一)李方桂的假設:構擬圓唇舌根音聲母………………………………27
(二)方言材料的證據:舌根音聲母容易保留合口介音…………28
三、四類型元音系統…………………………………………………30
四、陰聲韻構擬為濁塞音韻尾………………………………………33
第三節 王力的文獻整理工作…………………………………………35
一、《漢語史稿》(1957)………………………………………………35
二、《漢語語音史》(1985)……………………………………………40
(一)建立歷代音系:取消《切韻》的樞紐地位…………………………40
(二)歷代音系音值的擬測………………………………………………………42
(三)歷代語音發展總覽…………………………………………………………44
(四)文獻串連法的盲點…………………………………………………………48
第四節 張琨的「顛倒重建」…………………………………………54
一、印歐語研究的啟示………………………………………………54
(一)格林姆定律(Grimm’s Law)及其三組例外……………………55
(二)顎音定律(The Law of Palatals)………………………………58
(三)顛倒重建(Inverted Reconstruction)………………………59
二、漢語語音史的顛倒重建…………………………………………61
(一)張琨模式……………………………………………………………………62
(二)原始漢語韻母的重建………………………………………………………64
第五節 羅傑瑞「原始閩語」的重建:比較法的優先地位…………66
一、首重方言材料……………………………………………………66
二、原始閩語的聲母系統……………………………………………67
三、漢語方言的層次問題……………………………………………71

第三章 方法論……………………………………………………77
第一節 語言學的靈魂:方法…………………………………………77
一、《切韻》的性質:高本漢的中古漢語系統………………………78
(一)〈切韻序〉開宗明義………………………………………………………78
(二)高本漢的《切韻》擬音……………………………………………………80
二、《詩經》的性質:漢語語音史的開端……………………………85
三、漢語語音史的分期問題…………………………………………86
第二節 漢語歷史語言學………………………………………………89
一、研究方法和目的…………………………………………………89
(一)方法和材料…………………………………………………………………89
(二)目的和對象…………………………………………………………………90
二、小區域漢語方言的比較法應用:以山西方言為例……………92
(一)從《中原音韻》到現代山西方言…………………………………………92
(二)從《切韻》到《中原音韻》………………………………………………96
三、漢語歷史比較法先聲:趙元任《現代吳語的研究》…………98
第三節 漢語語音史發展模式…………………………………………100
一、漢語不適用譜系樹模型…………………………………………102
二、現代漢語方言:以《漢語方音字匯》為基礎語料………………104
(一)方言研究講「點」不講「區」……………………………………………105
(二)選擇各大方言的代表點已經足夠…………………………………………106
三、前漢語方言………………………………………………………107
四、原始漢語:「類《切韻》」的概念………………………………112
五、前原始漢語…………………………………………………………114
第四節 單音節語言的語音演變………………………………………115
一、漢語音節單位的概念……………………………………………115
二、漢字字形的類推作用(analogy)……………………………………117

第四章 原始漢語鼻音韻母的重建………………………………121
一、北京方言…………………………………………………………123
二、濟南方言…………………………………………………………124
三、西安方言…………………………………………………………125
四、太原方言…………………………………………………………127
五、武漢方言…………………………………………………………128
六、成都方言…………………………………………………………129
七、合肥方言…………………………………………………………130
八、揚州方言…………………………………………………………132
九、蘇州方言…………………………………………………………135
十、溫州方言…………………………………………………………138
十一、長沙方言……………………………………………………140
十二、雙峰方言………………………………………………………141
十三、南昌方言………………………………………………………142
十四、梅縣方言………………………………………………………144
十五、廣州方言………………………………………………………146
十六、陽江方言………………………………………………………149
十七、廈門方言………………………………………………………152
十八、潮州方言………………………………………………………154
十九、福州方言………………………………………………………156
二十、建甌方言………………………………………………………158
第二節 原始漢語階段…………………………………………………160
一、重建原則…………………………………………………………160
(一)根據現代方言來建立對應關係組…………………………………………161
(二)《切韻》仍是判斷音類分合的重要依據…………………………162
(三)嚴整的對應關係可以排除方音例外……………………………………162
二、北京方言an韻:山咸兩攝…………………………………………163
(一)開口韻/an/…………………………………………………………………163
(二)齊齒韻/ian/………………………………………………………………167
(三)合口韻/uan/………………………………………………………………169
(四)撮口韻/yan/………………………………………………………………171
三、北京方言韻:臻深兩攝…………………………………………172
(一)開口韻/n/…………………………………………………………………172
(二)齊齒韻/in/………………………………………………………………174
(三)合口韻/un/………………………………………………………………175
(四)撮口韻/yn/…………………………………………………………………177
四、北京方言韻:宕江兩攝………………………………………178
(一)開口韻/a/…………………………………………………………………178
(二)齊齒韻/ia/………………………………………………………………180
(三)合口韻/ua/………………………………………………………………180
五、北京方言韻:梗曾通三攝………………………………………181
(一)開口韻//…………………………………………………………………181
(二)齊齒韻/i/…………………………………………………………………184
(三)合口韻/u/………………………………………………………………186
(四)撮口韻/y/………………………………………………………………188
六、原始漢語鼻音韻母系統……………………………………………189

第五章 原始漢語的向上重建和向下解釋………………………217
第一節 前原始漢語階段………………………………………………217
一、音系空格…………………………………………………………218
二、音系格局…………………………………………………………222
第二節 原始漢語到現代漢語方言……………………………………224
一、北方方言和湘語…………………………………………………225
(一)北京、濟南、西安、太原、武漢、成都…………………………225
(二)揚州、合肥………………………………………………………………226
(三)長沙、雙峰………………………………………………………………228
二、吳語………………………………………………………………229
(一)蘇州………………………………………………………………………229
(二)溫州…………………………………………………………………………229
三、客語和贛語………………………………………………………231
四、粵語………………………………………………………………232
五、閩語………………………………………………………………233
(一)廈門、潮州………………………………………………………………234
(二)建甌、福州…………………………………………………………………235
六、小結………………………………………………………………236
(一)十六攝架構………………………………………………………………236
(二)漢語方言鼻音韻母發展重點舉例………………………………………236

第六章 結論………………………………………………………239
一、古代漢語鼻音韻母的重建過程…………………………………240
二、現代漢語鼻音韻母的演變發展…………………………………241
三、原始漢語與《切韻》音系的比較…………………………………242
四、方言層次的分析是下一個目標…………………………………243

參考書目……………………………………………………………245





一、專書
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 力,1957,《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重排本)。
王 力,1985,《漢語語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王 力,2000,《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軍虎編纂,1996,《西安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0),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王世華、黃繼林編纂,1996,《揚州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5),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王福堂,1999,《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2005修訂本)。
王福堂,2010,《漢語方言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洪君,1999,《漢語非線性音系學:漢語的音系格局與單字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增訂版)。
王洪君,2014,《歷史語言學方法論與漢語方言音韻史個案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1981,《方言調查字表(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1964,《漢語方言詞匯》,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2003,《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包擬古(Bodman, Nicholas C.美)著,潘悟雲、馮蒸譯,1995,《原始漢語和漢藏語》(Proto-Chinese and Sino-Tibetan),北京:中華書局。
石 鋒,2008,《語音格局:語音學與音系學的交匯點》,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建頌編纂,1995,《武漢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3),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朱曉農,2008,《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 榮,1956,《切韻音系》,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方桂著,王啟龍、鄧小詠譯,2008,《李方桂先生口述史》(丁邦新、王啟龍編《李方桂全集》13),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新魁、黃家教、施其生、麥 耘、陳定方,1995,《廣州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潘渭水編纂,1998,《建甌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39),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沈兼士,1985,《廣韻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沈 明編纂,1994,《太原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7),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何大安,1987,《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
何大安,1988,《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九十》),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吳宗濟、林茂燦主編,1989,《實驗語音學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呂枕甲,1991,《運城方言志》,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岑麟祥編著,岑運強評注,2008,《語言學史概要》,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周祖謀,1966,《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周長楫編纂,1993,《廈門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侍建國,2011,《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侯精一、溫端政,1993,《山西方言調查研究報告》,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侯精一,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本漢(Karlgren, Bernhard瑞典)著,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1940,《中國音韻學研究》(1915-1926),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高本漢著,聶鴻音譯,1987,《中上古音漢語音韻綱要》(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Ancient and Archaic Chinese. 1954),濟南:齊魯書社。
高本漢著,張洪年譯,1990,《中國聲韻學大綱》(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Ancient and Archaic Chinese. 1954),台北:國立編譯館。
高本漢著,聶鴻飛譯,2010,《漢語的本質和歷史》(The Chinese Language: An Essay on Its Nature and History. 1946),北京:商務印書館。
袁家驊,1983,《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馬文忠、梁述中,1986,《大同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馬悅然(Malmqvist, Goran瑞典)著,李之義譯,2009,《我的老師高本漢:一位學者的肖像》(1996),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編,2008,《求索者:徐通鏘先生紀念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芳敏,1991,《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讀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音韻部關係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時秀娟,2010,《漢語方言的元音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陸志韋,1947,《古音說略》(《燕京學報專號》20)。
陸志韋,1971,《古音說略》,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陸志韋,1985,《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一)》,北京:中華書局。
笛卡兒(Descartes, Rene法)著,錢志純譯,1972,《我思故我在》(《方法導論》(Discourse on Method. 1637)),台北:志文出版社(2010)。
陳 剛,1985,《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保亞,1999,《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1898~1998》,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陳忠敏,2013,《漢語方言語音史研究與歷史層次分析法》,北京:中華書局。
張 琨著,張賢豹譯,1987,《漢語音韻史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1995,《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張慧美,1993,《王力之上古音》,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梁德曼、黃尚軍編纂,1998,《成都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34),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梅 耶(Meillet, Antoine法)著,岑麟祥譯,2008,《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1924),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郭乃禎,2010,《李方桂上古音的研究述評》,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雅洪托夫(Yakhontov, Sergey E.俄)著,唐作藩、胡雙寶選編,1986,《漢語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雪貞編纂,1995,《梅縣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10),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游汝杰、楊乾明編纂,1998,《溫州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37),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馮愛珍編纂,1998,《福州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38),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馮 蒸,2006,《馮蒸音韻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斯塔羅斯金(Starostin, Sergei A.俄)著,林海鷹、王沖譯,2010,《古代漢語音系的構擬》(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198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董同龢,1944,《上古音韻表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一》),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董同龢,1968,《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楊秀芳,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楊秀芳,1991,《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溫端政,1985,《忻州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裘錫圭,1988,《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葉祥苓編纂,1993,《蘇州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1),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趙元任,1928,《現代吳語的研究》,北京:清華學校研究院。
趙元任,1968,《語言問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趙忠德,2006,《音系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熊正輝編纂,1995,《南昌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4),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蒲立本(Pulleyblank, Edwin G.加拿大)著,潘悟雲、徐文堪譯,1999,《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The Consonant System of Chinese. 1962),北京:中華書局。
鄭張尚芳,2003,《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錢乃榮,1992,《當代吳語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錢曾怡編纂,1997,《濟南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32),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鮑厚星、崔振華、沈若雲、伍雲姬編纂,1993,《長沙方言詞典》(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3),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橋本萬太郎(日)著,余志鴻譯,2008,《語言地理類型學》(1977),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羅常培,1930,《廈門音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四》),台北:中央研究院。
羅常培,1963,《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羅常培、王 均,1981,《普通語言學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修訂本)。
藤堂明保(日),1957,《中國語音韻論》,東京:江南書院。
饒秉才、歐陽覺亞、周無忌編纂,1981,《廣州話方言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
顧 黔、史皓元(Simmons, R. V.美),2014,《漢語方言共同音系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丁邦新,1982,〈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清華學報》新14卷第1-2期:257-273。
丁邦新,1994,〈漢語上古音的元音問題〉,《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二)歷史語言學》21-36。
王 力,1936,〈南北朝詩人用韻考〉,《清華學報》3:783-842。
王 力,1937,〈上古韻母系統研究〉,《清華學報》3:473-540。
王洪君,1987,〈山西聞喜方言的白讀層與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24-33。
王洪君,2008,〈歷史比較和語言接觸理論與漢語方言的層次和分類研究〉,《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沈陽、馮勝利主編)394-405,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福堂,1994,〈閩北方言中弱化聲母和第九調的我見〉,《聲韻學會第十二次年會暨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6-439,新竹:清華大學。
王福堂,2011,〈原始閩語擬測與歷史比較法〉,《語言學論叢》43:101-113。
石毓智,1995,〈論漢語的大音節結構〉,《中國語文》3:230-240。
李方桂,1931,〈《切韻》的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1-38。
李方桂,1971,〈上古音研究〉,《清華學報》新9卷第1-2期:1-61。
李方桂,1984,〈論開合口—古音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7。
李如龍,1963,〈廈門話的文白異讀〉,《廈門大學學報》2:57-100。
李 榮,1983,〈關於方言研究的幾點意見〉,《方言》1:1-15。
李葆嘉,1995,〈高本漢直線型研究模式述論—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
一〉,《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58-60。
何大安,1981,〈澄邁方言的文白異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101-152。
何大安,1986,〈論永興方言的送氣濁聲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585-600。
何大安,2000,〈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18:261-271。
周長楫,1983a,〈廈門話文白異讀的類型(上)〉,《中國語文》5:330-336。
周長楫,1983b,〈廈門話文白異讀的類型(下)〉,《中國語文》6:430-438。
林寒生,1985,〈福州話文白異讀探討〉,《廈門大學學報》1:133-143。
徐通鏘、葉蜚聲,1980,〈歷史比較法和《切韻》音系的研究〉,《語文研究》1:29-43。
徐通鏘、葉蜚聲,1981,〈內部擬測方法和漢語上古音系的研究〉,《語文研究》1:65-82。
徐通鏘,1984,〈美國語言學家談歷史語言學〉,《語言學論叢》13:200-258。
徐通鏘,1996,〈音系的非線性結構原理和語音史的研究〉,《民族語文》6:1-10。
徐通鏘,2004,〈音變的規律和漢語方言的分區〉,《南開語言學刊》2,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張 琨,1975,〈漢語音韻史中的方言差異〉(Dialect Variations in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4:613-635。
張 琨,1982,〈漢語方言中聲母韻母之間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1:57-77。
張 琨,1983,〈漢語方言中鼻音韻尾的消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1:3-74。
張 琨,1984,〈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415-458。
張 琨,1985,〈論吳語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2:215-260。
張 琨,1991,〈再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4:89-135。
張 琨,1992,〈漢語方言的分類〉,《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一輯:漢語方言)》1-21,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張光宇,1986,〈梗攝三四等字在漢語南方方言的發展〉,《中華學苑》33:65-86。
張光宇,2000,〈論條件音變〉,《清華學報》4:427-475。
張光宇,2003,〈比較法在中國〉,《語言研究》4:95-103。
張光宇,2004,〈漢語方言音系的地理考察:韻母篇〉,《清華學報》2:513-550。
張光宇,2006a,〈論漢語方言的層次分析〉,《語言學論叢》33:124-165。
張光宇,2006b,〈漢語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階段性〉,《中國語文》4:346-358。
張光宇,2009,〈漢語方言的橫的比較〉,《語言學論叢》40:178-193。
張光宇,2010,〈漢語語音史中的比較方法〉,《中國語文》4:321-330。
張光宇,2011,〈語言的連續性〉,《漢藏語學報》5:7-22。
張光宇,2012,〈漢語方言的鼻化運動〉,《語言研究》2:17-28。
張光宇,2013,〈羅杰瑞教授與漢語史研究〉,《東華漢學》18:429-458。
張光宇,2014,〈重建與演變—比較法在中國一百周年紀念〉,《語言學論叢》50:138-166。
梁玉璋,1985,〈福州話文白異讀字〉,《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77-85。
陳忠敏,2007,〈跨級比較與漢藏語研究〉,《語言暨語言學》第8卷第2冊:403-416。
黃典誠,1957,〈建甌方言初探〉,《廈門大學學報》1:255-299。
馮 蒸,2004,〈高本漢、董同龢、王力、李方桂擬測漢語中古和上古元音系統方法管窺:元音類型說—歷史語言學札記之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5:73-82。
董同龢,1957,〈廈門方言的音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9:231-253。
董同龢,1959,〈四個閩南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729-1042。
楊秀芳,1993,〈論文白異讀〉,《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823-849,台北:大安出版社。
趙元任,1934,〈音位標音法的多能性〉(The Non-uniqueness of Phonemic Solutions of Phonetic Systems),《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363-390。
鄭張尚芳,1964,〈溫州音系〉,《中國語文》1:26-60。
鄭張尚芳,1983,〈溫州方言歌韻讀音的分化和歷史層次〉,《語言研究》2:108-120。
鄭曉峰,2001,〈漢語方言中的成音節鼻音〉,《清華學報》新31卷第1-2期:135-159。
魯國堯、吳葆勤,2002,〈關於《廣韻》和《韻鏡》—《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合刊影印本弁語〉,《古漢語研究》4:25-28。
魯國堯,2002,〈「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上)〉,《中國語文》6:536-549。
魯國堯,2003a,〈「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下)〉,《中國語文》2:137-147。
魯國堯,2003b,〈論「歷史文獻考證法」和「歷史比較法」的結合—兼議漢語研究中的「犬馬鬼魅法則」〉,《古漢語研究》1:2-7。
潘文國,2002,〈漢語音韻研究中難以迴避的論爭—再論高本漢體系及《切韻》性質諸問題〉,《古漢語研究》4:2-12。
潘悟雲,2011,〈面向經驗科學的第三代音韻學〉,《語言研究》31:59-63。
羅常培,1931,〈《切韻》魚虞之音值及其所據方音考—高本漢《切韻》音讀商榷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358-385。
羅傑瑞(Norman, Jerry美),1979,〈閩語詞彙的時代層次〉,《方言》4:268-273。
羅傑瑞,1986,〈閩北方言的第三套清塞音和清塞擦音〉,《中國語文》1:38-41。
龔煌城,1993,〈從漢、藏語的比較看漢語上古音流音韻尾的擬測〉,《西藏研究論文集》(A Collection of Essays in Tibetan Studies) 4: 1-18。
龔煌城,2005,〈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系統〉,《漢語史研究:紀念李方桂先生百年冥誕論文集》57-93。

三、英文著作
Baxter, William H. 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 Trends in Linguistics – s. & m. 64.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白一平《漢語上古音手冊》)
Chao, Yuen Ren. 1941. Distinctions within Ancient Chines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 203-233.
Chang, Kun & Chang, Betty Shefts. 1976. The Proto-Chinese Final System and The Ch’ieh-Yun =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Monographs, Series A, No. 26. Taipei: Academia Sinica.(張琨、張謝蓓蒂,1976,《古漢語韻母系統與《切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六》),台北:中央研究院。中譯:張琨著,張賢豹譯,1987,《漢語音韻史論文集》59-227。)
Chang, Kuang Yu. 1987. Comparative Min Phonology. Ph. 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rowley, Terry.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tford, J. C. 2001.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Lyle. 2004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Coblin, W. South. 2013. Jerry Norman: Remembering the man and his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linguistic history.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 219-245.
Fox, Anthony. 1995. 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ckett, Charles F. 1958. A Course in Modern Linguistics. New York: Macmillan.
Hockett, Charles F. 1965. Sound Change. Language 2: 185-204. New York: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Hsu, Hui li. 1990. Dialect Mixture – A Case Study of the Initial System of the Jianyang Dialect. M. A. thesis of Xinzhu Tsing Hua University.
Hock, Hans Henrich. 1991.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econd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Hock, Hans Henrich & Joseph, Brian D. 2009. Language History, Language Change, and Language Relationship: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Second revised edition).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Haye, Bruce. 2009. Introductory Phonology.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
King, Robert D. 1969.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Generative Gramma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Lehmann, Winfred P. 1992.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abov, William. 1994.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Volume I: Internal Factors. Peter Trudgill (ed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adefoged, Peter. 2001. Vowels and Consona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nds of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Malkiel, Y. 1964. Each word has a history of its own. Revolution vs. Continuity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pp. 15-25.
Norman, Jerry. 1973. Tonal Development in 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 222-238.(中譯:羅傑瑞著,張惠英譯,1985,〈閩語聲調的演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4:107-116, 16。)
Norman, Jerry. 1974. The Initials of Proto-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 27-36.(中譯:羅傑瑞著,海牧譯,1983,〈原始閩方言的聲母〉,《音韻學研究通訊》4:41-?。)
Norman, Jerry. 1981. The Proto-Min Final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Section on Linguistics and Paleography, pp. 35-74. Taipei: Academia Sinica.
Norman, Jerry. 1988.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譯:羅傑瑞著,張惠英譯,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
Norman, Jerry. 2003. The Chinese Dialects: Phonology.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pp. 72-83. Graham Thurgood and Randy J. Lapolla (ed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中譯:羅傑瑞著,陳秀琪譯,2006,〈從音韻看漢語方言〉,《方言》1:6-15。)
Ohala, John J. 1974. Experimental historical phonology. Historical LinguisticsⅡ: Theory and Description in Phonology, pp. 353-389. J. M. Anderson & Charles Jones (ed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Ohala, John J. 1993a. The phonetics of sound chang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pp. 237-278. Charles Jones (eds.).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中譯:歐哈勒著,王軼之譯,2008,〈音變的語音學基礎(一)〉,《東方語言學》3:138-1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音變的語音學基礎(二)〉,《東方語言學》4:201-216。)
Ohala, John J. 1993b. The phonetics of nasal phonology: theorems and data. Nasals,
nasalization, and the velum,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Series, Vol.5, pp. 225-249. M. K. Huffman & R. A. Krakow (ed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Pulleyblank, Edwin G. 1977-1978. The Final Consonants of Old Chinese. Monumenta Serica 33: 180-206.
Wang, William S. Y. & Lien, Chin Fa. 1993. Bidirectional Diffusion in Sound Chang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pp. 345-400. Charles Jones (eds.).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