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5.63.14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李則儀
作者(外文):Li, Tse-Yi
論文名稱(中文):《論語》中的憂慮情感
論文名稱(外文):The Sorrow Emotions of Lunyu (論語)
指導教授(中文):簡良如
指導教授(外文):Chien, Liang-J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9541507
出版年(民國):98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論語憂慮情感
外文關鍵詞:Lunyusorrow emotionsemo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題目為《論語中的憂慮情感》,探究《論語》一書中與憂慮相關的幾個關鍵詞,包括:「戚」、「疾」、「恐」、「患」、「病」、「懼」、「憂」。本文共分五章,外加上一節附錄。首章〈緒論〉,提出研究動機、問題意識,並回顧文獻。第二章和第三章論語中幾個憂慮詞彙一一釐清,這些字詞可據引發情感之原因分為兩類,因此分作兩章來討論,第二章為〈論語對憂慮情感的分類〉,第三章則是〈人格素質與情感〉。第四章討論〈憂慮情感之意義〉,將與「憂」相關的對應、反面、延續等等關係加以釐清。第五章為〈結論〉,總結上文各章的重點,並提出討論「憂慮」此一情感之於人的意義。
第二章分析「戚」、「疾」、「恐」、「患」幾個字詞。「戚」指出一個人受到外在因素影響、心志主宰作用感受,較其它具有「憂慮」義的詞彙來得更為直接。「疾」針對人對所處境況的檢討而發。「恐」則用以指學習的態度。這些力量再往上收束,便成為與價值選擇之相關之「患」。
第三章分析「病」、「懼」與「憂」這三種情感涉及人格特質。首節論「病」,從「堯舜其猶病諸」句中,可知「病」因而體現了聖人對世界與百姓的關懷。第二節論「懼」,「勇者不懼」乃因其人能維持自身的獨立,主動以實現自我。第三節論「憂」,人所憂慮之事,從生存到精神層面兼有之,包括了人倫、自身修養、體道等問題。「仁者不憂」,乃因仁者則是全心意地看著他人之一切好惡、情感、人文等事,因其「無我」又獨立,仁人之關心他人因而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第四章探討「憂慮情感之意義」,分作「『憂』與『樂』的對應」與「作為終極關懷的『安』」兩個面向討論。第一節將「憂」與「樂」之間的關係提出,第二節則揭示「安」作為憂慮的反面與其意義。討論這兩個問題,是為更進一步地剖析「憂慮情感」,並尋求更符合人情的解釋。
人之憂慮,反面證成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品格養成時,這些士人最在乎的東西。道德立基於情感,而這樣的情感使人類能產生更多的智,情感因此也間接影響了智識的生成與展現。「憂慮」與「道德修養」之間的關係,更突顯了《論語》在看待人性之負面情緒心境時,所抱持的特殊態度,及對情感的肯定。而從此而發的「學」、「仁」、「忠恕」,都成為了孔學、乃至後來的儒家思想中重要的議題,作為經典的《論語》關心「人」的問題,因而具有生活實踐上的意義。在憂慮中,人的樣貌才得以真實顯現。
附錄為〈論語學之流變與發展〉,祈能完整提出本論文的寫作目的。歷代的論語討論,均著意於道德、社會等層面討論,然而經典之作為「經」,必有與人性、人情相關處,其道理才不致流於虛假。因此在附錄中重新釐清,以確定經典之所以為經之意涵。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文本及釋義
二、「人心」與「情感」之關聯
三、研究取徑的擬議

第二章 《論語》對憂慮情感的分類
第一節 「戚」:直覺感受
第二節 「疾」:生命處境之檢討
第三節 「恐」:人對學習之自覺
第四節 「患」:「有」、「無」與價值選擇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人格素質與憂慮情感
第一節 聖賢之「病」
第二節 勇者與「懼」
一、「懼」的內容與意義
二、釋「勇者不懼」
第三節 仁者與「憂」
一、「憂」的內容與意義
二、釋「仁者不憂」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憂慮情感之意義
第一節 「憂」與「樂」的對應
第二節 作為終極關懷的「安」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附錄 論語學的發展與流變

參考文獻
一、《論語》傳注及今人譯解
王夫之:《四書訓義》(長沙:嶽麓書社,1989)
王則潞:《論語分類選注》(臺北:華岡出版公司,1978)
王熙元:《論語通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
朱熹:《四書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據1815年阮元《十三經注疏》本)
李學勤:《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論語注疏》(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
皇侃:《論語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徐英:《論語會箋》(臺北:正中書局,1994)
黃懷信:《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
潘重規:《論語今注》(臺北:里仁文化,2003)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二、《論語》相關研究論文集
A、《論語》研究論文
王興康:《論語:仁者的教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安樂哲、羅思文著,余瑾譯:《《論語》的哲學詮釋:比較哲學的視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李一之:《論語類編》(臺北:華國出版社,1954)
李淵庭、閻秉華:《梁□溟先生講孔孟》(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李零:《喪家狗 :我讀論語》(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李零:《去聖乃得真孔子 :論語縱橫讀》(香港:三聯書局,2008)
南懷瑾:《論語別裁》(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76)
徐剛:《孔子之道與論語其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高明:《孔學管窺》(臺北:廣文書局,1972)
張其昀:《孔學今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1979)
陳大齊:《孔子學說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58)
陳立夫:《四書道貫》(臺北:文源出版,1965)
陳立夫編:《孔子思想研究論集》(一、二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
陳立夫編:《論孟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尚友出版社,1982)
傅武光:《四書學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黃玉玉、高懷民:《論語中的道德思想及其時代意義》(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楊亮功:《孔學四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楊樹達:《楊樹達講論語》(北京:長征出版社,2008)
臺大哲學系編:《論語生活》(臺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95)
齊魯書社編:《近四十年來孔子研究論文選編》(山東:齊魯書社,1987)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錢遜:《論語淺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錢穆:《四書釋義》,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錢穆:《論語文解》,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錢穆:《論語要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錢穆:《論語新解》,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三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
嚴靈峰:《論語講義》(香港:無求備齋,1963)
姜允明:《錢穆孔學思想研究──以《論語新解》為核心而展開》(臺北:中國文
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子安宣邦撰,陳徵宗譯:〈思想史的方法──如何閱讀《論語》〉(2008年11月27日新竹清華大學子安宣邦演講之書面資料)
伍曉明:〈「予欲無言」--《論語》中的論辯與孔子對「言」的態度〉,收於《漢學研究》2008年3月,頁1∼34
祝平次:〈權威、言行關係與仁:論《論語》中的問答形式〉,收於《東吳哲學學報》2008年8月第18期,頁23∼56
黃俊傑:〈東亞儒學研究的新方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自序〉,收於《鵝湖》2006年9月,頁56∼58
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以《論語》、《孟子》為例〉,收於《臺大歷史學報》2007年12月,頁1~18
簡師良如:〈回應「子安宣邦:思想史的方法──如何閱讀《論語》」〉(2008年11月27日新竹清華大學子安宣邦演講之書面資料)

B、思想史及歷代論語學研究
土里健次郎、楊儒賓、李昤浩、崔英辰、□本雅史、高橋文博、Tucker A John、陳昭瑛:〈「東亞論語學」研究的概念與方法〉,收於《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2008年6月,頁249∼275。
朱華忠:《清代論語學》(四川:巴蜀書社,2008)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宋鋼:《六朝論語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李啟謙:《孔門弟子研究》(山東:齊魯書社,1987)
柳宏:《清代論語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韋政通:《中國哲學史》(臺北:大林出版社,1979)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65)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2004)
陳金木:〈民國以來《論語》的多元詮釋〉,收於《東海中文學報》2008年7月,頁29∼40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文化公司,200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2)
彭國翔:〈[松川健二編,林慶彰、金培懿、陳靜慧、楊菁譯]《論語思想史》評論〉,收於《中國文哲通訊研究》2008年3月,頁205∼212
楊煥英:《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
劉用瑞:《船山論語詮釋之研究》(臺北: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賴溫如:《清代論語述何學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7)
顧立雅著,王正義譯:《孔子與中國之道》(臺北:韋伯文化,2003)
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C、定州出土文獻
李學勸:〈定縣八角廊漢簡儒書小議〉,收於《簡帛研究》1993年10月,頁257 ∼26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簡《論語》介紹〉,收於《文物》1997年第5期,頁59∼6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簡《論語》選校注〉,收於《文物》1997年第5期,頁55∼5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簡《論語》釋文選〉,收於《文物》1997年第5期,頁49∼54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河北省博物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縣漢墓整理小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收於《文物》1981年第8期,頁11∼13
梁濤:〈《論語》的結集與早期儒學的價值觀〉,刊於《簡帛研究網》2002年11月20日
梁濤:〈定州竹簡《論語》與《論語》成書問題〉,刊於《簡帛研究網》2002年11月4日
許學仁:〈河北定州八角廊村40號漢墓竹簡《論語》研究要目〉刊於《簡帛研究網》2006年7月4日
陳斯鵬:〈定州漢簡《論語》校讀舉例〉,收於《簡帛研究》2001年上冊,頁385~391。
單承彬:〈定州漢墓竹簡本《論語》性質考辨〉,收於《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單承彬:〈定州漢墓竹簡本《論語》為《魯論》考〉,《文史》2001年第3期,頁47∼56
單承彬:《論語源流考述》(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D、與生活實踐相關
于丹:《于丹論語心得》(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
于丹:《于丹論語感悟》(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王邦雄:〈走過人生的關卡──我讀《論語》〉,收於《鵝湖》2007年1月,頁10~20。
朱心怡:〈孔子「人道」思想的確立〉,收於《漢學研究集刊》2007年12月,頁1∼10
盧昭蓉:〈《論語•為政》「父母唯其疾之憂」章句詁解〉,收於《國文天地》2008年10月,頁40∼44

三、孔子研究論文集
王孺松:《孔子生平及學說》(臺北:臺灣書局,1991)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李長之:《孔子的故事》(臺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90)
金安平:《孔子──喧囂時代的孤獨哲人》(臺北:時報出版社,2008)
韋政通:《孔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黃彰健:《周公孔子研究》(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97)
唐君毅:《孔子與人格世界》(香港:香港人文出版社,1950)
孫星衍:《孔子集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張宏生:《孔子的形象及其文學精神》(高雄:麗文文化,1995)
張其昀:《孔子新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2006)
張蓓蓓:《中國歷代思想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赫伯特.芬格萊特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錢穆:《孔子傳》,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三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四、諸子討論性、情之論著
王晉中:〈儒家的「性情學說」與「人的兩種生成」〉,收於《孔孟月刊》,2007年4月,頁27∼29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曾春海:〈朱熹人性論與楚簡儒家佚籍「性情說」之比較〉,收於《哲學與文化》2007年10月,頁145∼159
覃明德:〈《莊子》論「惡」與「痛苦」〉,收於《東方人文學誌》2008年12月,頁23∼42
楊亦軍:《老莊學說及古希臘神話》(四川:巴蜀書社,2001)
趙岐:《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據1815年阮元《十三經注疏》本)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收於《漢學研究》2005年6月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5)

五、工具書
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2006,據商務印書館1935年宋本印)
林慶彰:《經學研究目錄》(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9)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1)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2)
康明軒:《孔子研究論文著作目錄》(1949~1986)(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六、其它
譚家哲:《形上史論》(臺北:唐山出版社,2005)
伊比鳩魯、盧克來修著,包利民譯,《自然與快樂—伊比鳩魯的哲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Sousa Ronald de著,馬競松譯:〈情感的合理性〉,收於《哲學與文化》2005年10月,頁35∼6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