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48.2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徐夢陽
論文名稱(中文):唐代史官:以蔣乂父子為個案
指導教授(中文):賴瑞和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9543504
出版年(民國):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史官蔣氏蔣乂蔣係蔣伸蔣偕實錄日曆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文中首先從蔣氏的祖源與世系、家學進行討論。蔣氏的郡望在義興,此地自古以來環境宜人、人才輩出。據筆者研究,在唐以前蔣氏雖有蔣詡、蔣澄等優秀人物出現,但真正鼎盛則在唐代。以蔣氏所傳家學而言,有儒學、史學、文學、醫學等等的多元發展,這些才能造就了他們在唐代仕宦的重要原因。至唐,蔣乂一支也因仕宦緣故遷徙到了河南,後來落地生根,並與著名史家吳兢、韓愈等人有姻親關係,深受影響。再來,以蔣乂、蔣係、蔣伸、蔣偕等人為個案研究,據筆者所見,幾乎沒有全面探討的文章,所以希望能對他們仕宦與政治生涯事蹟逐一探討。最後,回歸蔣乂父子史官的身份,探討他們的著述與相關問題。雖兩《唐書》蔣乂父子的本傳已有相關記載,但訛誤與不明的地方尚多,需詳加考證。
  本文研究顯示,蔣乂父子的貢獻不僅止於修史,而其他方面的表現亦傑出。例如蔣乂□熟「典故」,與蘇冕並稱一代故事名家,在朝中擁有極高的地位及影響力。蔣係被稱為「典實有父風」,在擔任諫官、節度使時亦相當稱職。蔣伸是蔣家稀少有文采的子孫,其考中進士,甚至位極人臣。蔣偕則專注於修史、編書,編有《續唐曆》、《李相國論事集》。
  唐代史官擔任史館的修史任務,主要為修纂國史、實錄等等。在唐代,設立了專為修史服務的史館,由修史□熟的史官久任,且有父子相承的現象。這也突顯史官近似伎術官的性質,不過他們往往都是士人出身,所以筆者把這種現象稱為唐代史官的「職業化」、「伎術化」。這個家族三代都曾擔任史官,蔣乂甚至還當了十八年的史官。他們都被唐廷賦予重大任務—撰修《實錄》,關於《實錄》所衍伸的相關問題,也在本文逐一討論。《日曆》乃是中唐以後出現的一種修史體例,可說是撰修《實錄》的草稿。蔣乂父子三世踵修國史,為當時重要史官,其所撰修「蔣氏日曆」受天下所收藏,對於修史工作極有貢獻。
目錄
第一章:前言…………………………………………………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回顧……………………………………………3
第三節:文獻介紹與預期成果………………………………8
第二章:家世與家學…………………………………………13
第一節:義興的地理沿革……………………………………15
第二節:義興蔣氏之祖源世系與發展………………………17
第三節:蔣氏家族不同的家學傾向…………………………24
第三章:掌故名家—蔣乂……………………………………33
第一節:從童年到青年………………………………………33
第二節:先入集賢,再入禮院………………………………37
第三節:久居史任……………………………………………41
第四節:交遊與晚年…………………………………………55
第四章:蔣家二代……………………………………………59
第一節:乃父之風-蔣係……………………………………59
第二節:兼通文史-蔣伸……………………………………76
第三節:再入史館-蔣偕……………………………………89
第五章:著述及其相關問題…………………………………93
第一節:三世踵修國史………………………………………95
第二節:「蔣氏日曆」,天下多藏?………………………106
第六章:結論…………………………………………………115
參考書目………………………………………………………121
一、傳統文獻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唐〕圓仁撰,顧承甫、何泉達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三國志》,〔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2點校本)。
《大唐新語》,〔唐〕劉肅(約活躍於807年)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
《五代會要》,〔宋〕王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元和姓纂》,〔唐〕林寶(序文作於812)撰,郁賢皓等人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元和郡縣圖志》,〔唐〕李吉甫(758-814)撰,賀次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太平御覽》,〔宋〕 李昉等編,夏劍欽等點校(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太平廣記》,〔宋〕李昉(約活躍於978年)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61點校本)。
《廿二史考異》,〔清〕錢大昕,方詩銘、周殿傑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文苑英華》,〔宋〕李昉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影印本)。
《文獻通考》,〔元〕馬端臨(1254-1323)撰(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本)。
《王維集校注》,〔唐〕王維,陳鐵民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冊府元龜:校訂本》,〔宋〕王欽若(962-1025)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6)。
《北夢瑣言》,〔五代〕孫光憲(896?-968)撰,賈二強校點(北京:中華書局,2002)。
《史記》,〔漢〕司馬遷撰(北京:中華書局,1982點校本)。
《史通通釋》,〔唐〕劉知幾(661-721)撰,〔清〕浦起龍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白居易集箋校》,〔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玉海》,〔宋〕王應麟輯(揚州:廣陵書社,2003)。
《全唐文新編》,周紹良(1917-2005)主編。全22冊(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79)。
《全唐文補編》,陳尚君輯校,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全唐文補遺》,吳鋼主編(北京:三秦,1994-)(2007年已出至第九輯)。
《全唐詩》,〔清〕彭定求(1645-1719)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繁體排印本)。
《全唐詩補編》,陳尚君輯校,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
《因話錄》,〔唐〕趙璘(834進士)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書》,〔南朝梁〕沈約撰(北京:中華書局,1980點校本)。
《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唐〕李商隱(812-858)撰,劉學鍇、余恕誠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杜牧集繫年校注》,〔唐〕杜牧(803-853),吳在慶撰(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杜詩詳注》,〔唐〕杜甫(712-770)撰,〔清〕仇兆鰲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點校本)。
《兩唐書地理志匯釋》,吳松弟編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明皇雜錄》,〔唐〕鄭處誨(834年進士)撰,田廷柱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4點校本)。
《東觀奏記》,〔唐〕裴庭裕(活躍於841-891)撰,田廷柱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重印本)。
《南部新書》,〔宋〕錢易(968-1026),黃壽成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撰(北京:中華書局,1972點校本)。
《封氏聞見錄校注》,〔唐〕封演(活躍於755-800)撰,趙貞信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新排印本)。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北京:中華書局,1982點校本)。
《春明退朝錄》,〔宋〕宋敏求撰,誠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重印本)。
《貞觀政要集校》,〔唐〕吳兢撰,謝保成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重印本)。
《唐大詔令集》,〔宋〕宋敏求(1019-1079)編(北京:商務出版社,2008,據商務印書館1959年排印本重印)。
《唐才子傳校箋》,〔元〕辛文房(活躍於1304-1324)撰,傅璇琮等人校箋,全5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1995)。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於739年完成),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點校本)。
《唐方鎮年表》,〔清〕吳廷燮(1865-1947)撰(北京:中華書局,1980點校本)。
《唐代墓誌彙編》,周紹良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唐代墓誌彙編續集》,周紹良、趙超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唐代墓誌銘彙編附考》,毛漢光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1994)。
《唐令拾遺》,〔日〕仁井田陞(1904-1966)編,栗勁等編譯(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
《唐令拾遺補》,〔日〕仁井田陞編,池田溫等編集(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
《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清〕勞格(1820-1864)、趙鉞(1778-1849)撰,徐敏霞、王桂針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點校本)。
《唐律疏議》,〔唐〕長孫無忌(約594-659)等人撰,劉俊文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國史補》,〔唐〕李肇(活躍於806-820)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唐會要》,〔宋〕王溥(922-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點校本)。
《唐詩紀事校箋》,〔宋〕計有功,王仲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
《唐摭言校注》,〔五代〕王定保(870-940)撰,姜漢樁校註(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唐語林校證》,〔宋〕王讜(約1086-1107)撰,周勛初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點校本)。
《容齋隨筆》,〔宋〕洪邁(1123-1202)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點校本)。
《晉書》,〔唐〕房玄齡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82點校本)。
《桂苑筆耕錄校注》,〔唐〕崔致遠撰,黨銀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能改齋漫錄》,〔宋〕吳曾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梁書》,〔唐〕姚思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3點校本)。
《通志》,〔宋〕鄭樵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通典》,〔唐〕杜佑(735-812)撰,王文錦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
《陳書》,〔唐〕姚思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2點校本)。
《朝野僉載》,〔唐〕張鷟(活躍於690-715)撰,趙守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
《登科記考補正》,〔清〕徐松(1781-1848)撰,孟二冬補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隋唐五代墓誌匯編》,吳樹平等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隋唐嘉話》,〔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重印本)。
《隋書》,〔唐〕魏徵(580-643)、令狐德棻(583-666)撰(北京:中華書局,1973點校本)。
《雲麓漫鈔》,〔宋〕趙彥衛(約1140-1240)撰,傅根清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重印本)。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1007-1072)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點校本)。
《新唐書》,〔宋〕歐陽修(1007-1072)、〔宋〕宋祁(998-1061)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點校本)。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趙超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溫庭筠全集校注》,〔唐〕溫庭筠撰,劉學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1019-1086)撰(北京:中華書局,1956點校本)。
《雍錄》,〔宋〕程大昌撰,(北京:中華書局,2002)。
《漢書》,〔漢〕班固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點校本)。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趙超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增訂唐兩京城坊考》,〔清〕徐松(1781-1848)撰,李健超增訂(北京:中華書局,2006)。
《履園叢話》,〔清〕錢泳撰,張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
《蔣氏支譜》,〔清〕蔣醴、蔣秀等纂修,(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禪月集校注》,〔唐〕貫休撰,陸永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
《輿地紀勝》,〔宋〕王象之撰,李勇先校點(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韓昌黎文集校注》,〔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912-981)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點校本)。
《舊唐書》,〔五代〕劉昫(887-946)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點校本)。
《權德輿詩文集》,〔唐〕權德輿撰,郭廣偉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二、近人專書(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Twitchett, Denis C.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編寫組編著,《中國史學發展史》(河南:中州古籍,1985)。
內藤湖南,《支那史學史》(東京,弘文堂,1949);馬彪譯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勾利軍,《唐代東都分司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毛 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京:社會文獻科學出版社,2000)。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牛致功,《唐代史學與墓誌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牛潤珍,《漢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牛潤珍等,《中國史學思想通史—隋唐卷》(合肥:黃山書社,2004)。
王盛恩,《宋代官方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台北:大化書局,1978)。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台北:正中書局,1985)。
王穎樓,《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田廷柱,《隋唐士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白壽彝主編,《中國史學史教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任育才,《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吳宗國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吳夏平,《唐代中央文館制度與文學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7)。,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岑仲勉,《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李 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李玉生,《唐令與中華法系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李國熙,《庾信後期文學中鄉關之思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李德輝,《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李錦繡,《唐代制度史略論稿》(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三冊)(台北:三民書局,1997-2004)。
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1-3冊)(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1980)。
肖占鵬、李廣欣,《唐代編輯出版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台北:國立編譯館,1987)。
岳純之,《唐代官方史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台北:鼎文書局,1998)。
胡戟等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范家偉,《大醫精誠: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郁賢皓、胡可先,《唐九卿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8)。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增訂版。原1980年香港龍門書店初版)。
孫曉輝,《兩唐書樂志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袁義達主編,《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群體遺傳與人口分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編輯,《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南:久洋出版社,1986)。
張玉興,《唐代縣官與地方社會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張兆凱,《漢—唐門蔭制度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5)。
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張罡昕主編,《中國姓氏探源地圖》(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學苑音像出版社,2006)。
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張榮芳,《唐代的史館與史官》(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4)。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6;台北:里仁書局,2000重印版)。
莊萬壽,《史通通論》(台北:萬卷樓,2009)。
陳 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3)。
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
陳建魁編著,《中國姓氏文化》(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8)。
陳寅恪,《金明館叢編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三聯書店,2009)。
章 群,《通鑑及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說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傅璇琮,《唐翰林學士傳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05)。
傅璇琮,《唐翰林學士傳論.晚唐卷》(瀋陽市:遼海出版社,2007)。
傅錫壬,《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
景遐東,《江南文化與唐代文化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黃正建主編,《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黃永年,《唐史史料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黃清連主編,《制度與國家》(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第二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重印)。
楊翼驤,《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一)(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楊聯陞,《國史探微》(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葉 煒,《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書局,1990)。
寧 欣,《唐代選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寧 欣,《唐史識見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劉 節,《中國史學史稿》(臺北:弘文館,1986)。
劉學鍇,《溫庭筠傳論》(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稻葉一郎,《中国歴史の思想》(東京:創文社,1999)。
蔣 寅,《大曆詩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盧建榮,《聚斂的迷思—唐代財政技術官僚雛型的出現與文化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台北:三民書局,2001)。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戴偉華,《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繆 鉞,《杜牧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修訂本)。
謝鈞祥,《新編百家姓 增訂本》(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瞿林東,《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瞿林東,《唐代史學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羅聯添,《韓愈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77)。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出版,1969)。
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三、期刊、書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William Hung, “The T’ang Bureau of Historiography before 708”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3 vols(1960-1961),pp.93-107.
卞孝宣,〈唐宋申錫冤案研究〉,《揚州大學學報》,第5卷第3期(2001),頁45-49。
毛漢光,〈科舉前後(公元600年-+300)清要官型態之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頁379-404。
毛漢光,〈唐代統治階層父子間官職類別之變動〉,《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4卷1期(1993年10月),頁37-55。
毛漢光,〈唐代給事中之分析〉,《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1007-1071。
毛漢光,〈唐代蔭任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5本第3分(1984),頁459-542。
毛漢光,〈隋唐政權中南朝舊族之仕進憑藉與途徑〉,《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89),頁797-827。
王記錄,〈百餘年來中國古代史館制度研究述評〉,《殷都學刊》,第2期(2007),頁66-71。
王盛恩,〈宋代《日曆》纂修考〉,《史學史研究》,第2期(2006),頁44-52。
王德權,〈中晚唐使府僚佐昇遷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5卷1期(1994),頁267-302。
王德權,〈試論唐代散官制度的成立過程〉,《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頁843-906。
史秀蓮,〈唐文宗朝宋申錫案發微〉,《唐都學刊》,第15卷第3期(1999),頁51-53。
伍伯常,〈「情貴神州」與「所業唯官」—論唐代家族的遷徙與仕宦〉,《東吳歷史學報》,第20期(2008),頁1-74。
池田溫,〈盛唐之集賢院〉,收於《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頁190-242。
李萬生,〈新舊唐書〈吳兢傳〉史實辨證〉,《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89),頁21-26。
邢 鐵,〈唐宋科舉制度下的家學傳承——以史學和技藝為中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11卷第1期(2009),頁17-21。
邱添生,〈劉知幾的史通與史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1983),頁1-22。
邱添生,〈唐代設館修史制度探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1986),頁1-33。
金榮漢,〈蔣國歷史與地理綜考〉,《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9),頁67-70。
柯金木,〈劉知幾對於唐代史館修史的態度—兼論劉知幾的政治立場〉,《孔孟月刊》,第35卷第6期(1997),頁31-37。
胡寶華,〈試論唐代循資制度〉,《唐史論叢》,第4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頁180-199。
唐長孺,〈唐修憲穆敬文四朝實錄與牛李黨爭〉,《山居存稿》(北京:中華書局,1989),頁195-243。後收錄於朱雷、唐剛卯選編,《唐長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593-641。
孫斌來,〈試述唐高宗李治的〈簡擇史官詔〉〉,《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3),頁83-88。
徐茂明,〈唐代史學與政治的關係〉,《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0),頁110-115。
張國靜,〈論唐代起居舍人與起居郎〉《唐史論叢》,第1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頁120-130。
張榮芳,〈牛李黨爭中史官與史學的論爭〉,收入中國唐代學會編,《唐代研究論集》第二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347-394。
張榮芳,〈牛李黨對史學的論爭〉,收入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集.中國史新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頁553-546。
張榮芳,〈唐代史官入仕途徑、地域與交遊之分析〉,《大陸雜誌》,64卷第5期(1982),頁10-27。
張榮芳,〈唐代史學史研究的回顧—以史學史專書為中心〉,《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1992),頁597-612。
張榮芳,〈唐代史館的組織與演變 ── 兼述起居郎、舍人〉,《大陸雜誌》63卷第4期(1981),頁 31-39。
張榮芳,〈唐代官僚體系中的史官〉,《食貨月刊》,第11卷第6期(1981),頁260-285。
陳弱水,〈論中唐古文運動的一個社會文化背景〉,《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201-230。
陳登武,〈唐代古文運動的史學思想—以先驅古文家的史學思想為中心〉,載於《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頁769-793。
渡邊孝,〈牛李の黨爭研究の現狀と展望〉,《史境》,29號(東京,1994),頁69-107。
雷家驥,〈唐初官修史著的基本觀念與意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5期(1987),頁27-36。
廖吉郎,〈唐代纂修實錄考〉,《國文學報》,第11期(1982),頁101-120。
廖吉郎,〈貞觀撰敕正史考〉,《國文學報》,第12期(1983),頁83-100。
趙 貞,〈唐五代《日曆》雜識〉,《史學史研究》,第4期(2008),頁30-34。
劉健明,〈論今本《順宗實錄.陸贄傳》及《舊唐書.陸贄傳》的史源〉《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國唐代學會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1325-1350。
鄭強勝,〈唐時期的家學〉,《華夏文化》,第5期(1995),頁11-12。
錢 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載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頁247-329。
瞿林東,〈試論漢唐史學中的家學傳統〉,《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1),頁59-64。
礪波護,〈唐代的縣尉〉,黃正建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558-584。
黨銀平,〈新羅文人崔致遠與唐末文士的交遊〉,《文史》,第4輯(2004),頁121-134。
顧向鳴,〈唐代太湖地區家學初探〉,《歷史教學問題》,第5期(1991),頁23-26。
四、學位論文
柯金木,《唐人史鑒意識之探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1995。
張國裕,《唐代史學發展趨勢之研究—以唐後期(755-907)史學的轉變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1995。
曾守正,《唐初史官文學思想及其形成》,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19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